白相国,原名白蕖香。1918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县(今蓬莱市)朱潘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34年冬,考入山东省立莱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五级一班。在校期间,参加了学校的抗日救亡爱国运动。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白相国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介绍,同年11月在山西临汾参加八路军学兵队。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到达河南竹沟镇,任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留守处政治处组织干事,留守处独立大队第三中队(连)指导员。1939年1月,白相国被编入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在司令员李先念率领下,从竹沟出发,挺进豫鄂边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同年6月后,任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第二团队第三大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处组织股长兼锄奸股长。1940年1月,任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三团二营政治教导员。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白相国任新四军第五师十三旅三十七团政治处主任,同年12月任十三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1942年12月,到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工作,任该校第二期第二大队政委、第三期第二支队政治协理员、第四期第二支队第八队(营级政治队)指导员。1944年10月,白相国任鄂豫皖军区鄂东分区教导团副政委,鄂豫皖湘赣干部教导团副政委。参加了余家店、朱堂店、新街、大悟山反“扫荡”、平坝、李店等战役战斗。


白相国任国务院对外贸易部革委会主任(部长)时和外宾在一起

抗日战争胜利后,白相国任中原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干部旅第一团副团长。1946年6月,参加了中原突围战役。突围到陕南后,白相国与达三、任子衡等一起,两三天内收容了近80位掉队的同志和他们的警卫战士,组成了一支游击大队,在秦岭天竺山一带进行艰苦的游击战争。随后,任四十五团副政委。1947年3月,随豫鄂陕军区主力北渡黄河到达山西晋城休整。同年8月,所部被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二纵队,白相国任纵队警卫团副政治委员,随部南下大别山地区,投入重建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48年2月,白相国任江汉军区独立旅第二团政委,湖北军区独立第一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解放湖北安陆、应城、应山、云梦、汉阳、荆门、宜昌、兴山等县市的战斗,以及解放大西南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白相国任湖北军区独立第一师政治部主任、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湖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中南军区直属政治部副主任。1954年9月,任第四十一军一二三师政委,桂林步兵学校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四十一军副政委、政委,第五十五军政委。1968年12月,任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70年6月,白相国任国务院对外贸易部革委会主任(部长)。期间,为国家发展外贸事业作出大量工作。1973年10月,白相国任总后勤部副部长。1975年8月,任总后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82年12月,复任总后勤部副部长。

1955年,白相国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

1987年11月,白相国离职休养。

1991年8月7日,白相国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据童来喜等主编《从新四军中走出来的未授将衔的军以上干部》改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