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用88毫米高射炮去打坦克造成了在后期德军几乎都忘了88高炮是1门高射炮,后方工厂会接到来自前线雪花般88毫米炮弹的订单,订单里无一例外需要的是更多的穿甲弹以及高爆弹,这里的高爆弹并不是打飞机而是去打一些掩体工事,88毫米高炮优秀的反坦克能力自然也是成为德国即75毫米口径反坦克炮后更大口径反坦克炮的不二之选。
北非战场德国88炮在执行反坦克任务
虽然88炮诞生在克虏伯手中但是莱茵金属公司也一点不给面子抢了风头,莱茵金属公司提交了88高炮里威力最大的Flak 41型88毫米高射炮让克虏伯这个娘家人非常不爽,从外观上来看相较于前代更加低矮的外形表明41型高炮更加侧重在反坦克时自身的隐蔽问题,即使如此那巨大的炮盾会暴露自己位置,同时德国地面部队依然在苏联新锐坦克的攻击下十分狼狈,1942年6月德国军方按照希特勒的命令开始一个项目,即制造使用88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要求是可以在1000米距离上能够击穿160毫米的30°倾斜装甲,这个项目由克虏伯和莱茵金属公司竞标。
莱茵金属公司的Flak 41型88毫米高射炮,其外形更倾向于反坦克
1942年克虏伯提交了自己的方案,方案里保留了88高炮原有的十字大架可以在放列后实现360°的水平射界,运输状态时由前后2组共4个橡胶充气轮胎组成的炮轮实现机动,克虏伯的炮架因为改进了悬挂系统可以在运输状态时射击,只是射击角度被限制。
克虏伯设计方案里的炮架,最早轮胎是橡胶充气的后来资源不足改为钢制炮轮
1942年7月克虏伯认为在使用新式炮架的前提下新型反坦克炮的量产时间不可能在1943年开春前完成,为了尽快能把这门炮发放给前方部队,德国尝试进行把火炮装上坦克底盘成为自行反坦克炮的方案,“犀牛”坦克歼击车就是这个方案的产物。
随着反坦克炮重量越来越大,靠人力推动已经很难实现了
1942年9月,克虏伯公司和莱茵金属公司的代表在商量后确定在1943年5月可以生产500门新型反坦克炮,不过为了满足产量部分新型反坦克炮会使用的莱茵金属的炮架设计方案,即将德国leFH 18型105毫米轻型榴弹炮的炮架进后用以容纳新型反坦克炮的炮管以及驻退复进机构,虽然降低了稳定性但是相较于克虏伯炮架减少了准备时间,这种炮架即K41型。
德国leFH 18型105毫米轻型榴弹炮
1943年克虏伯炮架的新型反坦克炮定型为Pak 43型反坦克炮,莱茵金属炮架的新型反坦克炮定型为Pak 43/41型反坦克炮。
Pak 43型反坦克炮
莱茵金属炮架的Pak 43/41型88毫米反坦克炮
Pak 43型反坦克炮(克虏伯炮架),口径88毫米,炮管长6280毫米(倍径71倍),放列全重3650千克,行列全重4750公斤;垂直射界-5°~+40°,放列水平射界360°,行列水平射界左右各30°;最大射程16000米,有效距离3500米;炮口初速1000米每秒(被帽穿甲弹),1130米每秒(钨芯穿甲弹),射速每分钟10发;操作人员5人。克虏伯炮架的炮闩为半自动立式炮闩。
Pak 43型反坦克炮(克虏伯炮架),炮轮是后期钢制的
Pak 43型反坦克炮(克虏伯炮架)的炮闩
Pak 43/41型反坦克炮(莱茵金属炮架),口径88毫米,炮管长6820毫米(倍径71倍),全重4350公斤;垂直射界-5°~+38°,水平射界左右各30°;最大射程16000米,有效距离3500米;炮口初速1000米每秒、1130米每秒,射速每分钟10发;操作人员5人。莱茵金属炮架的炮闩为半自动横楔式炮闩。
Pak 43/41型反坦克炮(莱茵金属炮架)
Pak 43/41型反坦克炮(莱茵金属炮架)的炮闩
Pak 43型反坦克炮成为德军在1943年后足以对付盟军现役坦克的优秀武器,其炮管最早是一体式炮管后来为了减少因为磨损导致的资源浪费改为两段是炮管,虽然德军很需要这种武器但是德国是一个缺乏稀有金属的国家,1门Pak 43型反坦克炮需要4.5吨的钢、45公斤的铬、30公斤的镍、8公斤的钼以及120克的铜,其资源限制加上盟军对德国工厂的轰炸限制了该炮的量产数量,截至战争结束只有2100门Pak 43型反坦克炮被制造了出来。
Pak 43/41型反坦克炮(莱茵金属炮架)在发射
Pak 43型反坦克炮在装备德军部队后一开始受到一致欢迎,其发射的被帽穿甲弹在2000米距离上依然有击穿132毫米30°倾斜装甲的穿深能力,如果换上钨芯穿甲弹这个穿深能力还能提高到153毫米;不过问题很快就来了,德国在东线的战败导致这种过于笨重的反坦克炮常常掉队,在缺乏牵引车辆或者燃油的情况下,德军只能忍痛丢弃或者炸毁;因为太过笨重被德军戏称为“谷仓大门”。
Pak 43/41型反坦克炮和Pak 37型反坦克炮做对比
Pak 43/41型反坦克炮(莱茵金属炮架)被德军士兵推着前进
Pak 43型反坦克炮的笨重解决办法在制造该炮时就在同步进行,诸如“犀牛”、“猎豹”、费迪南坦克歼击车,虎王坦克搭载的KWK 43型88毫米坦克炮也是Pak 43型反坦克炮改进来的。
“猎豹”坦克歼击车是公认的二战德国最好的坦克歼击车
费迪南坦克歼击车,采用电传动可以说在当时非常先进了
虎王坦克,二战德国重型坦克最后的绝唱
“犀牛”坦克歼击车作为Pak 43型反坦克炮搭载中属于较早也是为了应急的产物在这里讲一下,“犀牛”坦克歼击车诞生于1942年,由德国埃克特公司利用德国3号J型和4号F型坦克的部件加上1门Pak 43型88毫米反坦克炮改造而来,全重24吨,最大时速42公里每小时,全车装甲厚度10~30毫米,备弹40发;首次登场在库尔斯克战役;知名战绩是在1945年6月击毁了1辆美军M26潘兴重型坦克,该坦克也是美军在欧洲战场上唯一损失的潘兴坦克。
德国犀牛坦克歼击车,威力足够、防御是最大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