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德国在二战的反坦克武器或许很多人的印象最初应该是“88炮”或者Pak.40(75毫米)反坦克炮,至于步兵能拿得动的反坦克武器也是“坦克杀手”或者铁拳,作为德国早期反坦克武器的小家伙,德国德国PzB.39反坦克步枪却很少被人所知,今天就来讲一讲关于它的故事。

一战后期德国为了应对英国马克VI型坦克研发出了毛瑟M1918反坦克步枪开启了反坦克步枪的先河,在反坦克步枪取得成功后德国开始研发重型反坦克步枪,但是战争结束该研发计划就此搁浅,直到1930年才重新开始。

1934年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上台,在重振经济后立刻开始扩军备战,在武器研发里就包括了反坦克步枪的研发计划,似乎是德国人在一战受够了毛瑟M1918那13.2毫米口径子弹带来的巨大后坐力,新的反坦克步枪子弹口径为7.92毫米。

德国反坦克步枪的子弹值得说一下,该枪的子弹原型是13毫米帕特罗内318型高速型子弹(和波兰的Wz.35用的子弹原型是一样的),德国人将其口径缩小到7.92毫米,弹头重14.3克(钨芯),虽然缩小了口径但是弹壳里面的装药却一点没少,这样的设计是当时德国工程师赫尔曼·格里希提出的小口径弹药同极强发射药负荷结合,即使是小口径也能达到相当高的穿深。



PzB.38子弹的截面,注意其可怕的装药量

1938年,德国古斯特洛夫公司枪械设计师布劳尔在不懈努力下终于设计出了PzB.38反坦克步枪,口径7.92毫米,全长1615mm、空重16.2公斤,100米内穿深30毫米钢板,300米内穿深25毫米钢板,产量1600挺。



PzB.38,主要在二战前期使用

PzB.38拥有一个可折叠的金属制枪托(折叠后长度1295毫米)以及一支MG机枪相同的两脚架(可以收起),枪托上的半圆形真皮包裹的钢板是用于防止弹壳猛然撞上射手的面部(还挺人性化),闭锁机构类似于大型火炮但是是特殊的下落式闭锁,枪管和枪尾沿着一个滑板后座,当后座到位时枪闩会自动打开,当枪机向前复进到待发位置时空弹壳被抛出枪膛,射手再用手压进另外一发子弹,枪闩会关闭发出“砰的一声提醒装弹完毕,这个过程像一门火炮一样。



PzB.38枪匣



PzB.38枪闩开启



PzB.38/39的折叠枪托,这是PzB.38

PzB.38反坦克步枪早期400支都配有一个36发的弹鼓,后来被证明不好用就改为两侧金属薄片制成的弹药容器给替代。



PzB.38/39的弹药箱,每个10发一共2个



PzB.38/39的弹药箱像双马尾一样挂在两边,这是一支PzB.39

PzB.39可以认为是PzB.38的轻量化设计,去掉了PzB.38枪管后坐式的半自动机构改成完全手动式,效果就是质量减轻、简化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PzB.39的枪闩开启和关闭

PzB.39口径7.92毫米,全枪长1581mm,弹头初速1265米每秒,全重12.35公斤,生产公司改为德国莱茵梅塔-博尔西希公司,截至1941年一共有25298挺被制造出来并投入战斗。



德军使用PzB.39

PzB.39一直被用到了1944年,早期和PzB.38使用标准钢芯,1940年以后改为钨芯。

PzB.38/39作为反坦克步枪在德军装备“坦克杀手”和铁拳后就陆续淘汰,和很多反坦克步枪一样降级为反器材武器,不过还有一部分改造成了榴弹发射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