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滚滚钢铁洪流碾碎了纳粹德国的抵抗,实际上苏联不仅仅是坦克大国还是反坦克大国,在二战初期苏联就拥有口径不一的反坦克炮,比如早期苏联反坦克炮的主力45毫米反坦克炮;但是步兵在反坦克武器这一块在“巴祖卡”火箭筒还没有来到苏联之前,苏联步兵的反坦克依靠四种武器:RPG-40反坦克手榴弹、炸药和莫洛托夫鸡尾酒(燃烧瓶)以及本文的主角捷格加廖夫PTRS-41反坦克步枪。



RPG-40反坦克手榴弹,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在上甘岭期间中用它炸碉堡或者机枪阵地

1939年纳粹德国和苏联在瓜分了波兰后,苏联获得了不少波兰制造的Wz.35反坦克步枪,反坦克步枪在一战就有表现所以苏联认为这是一种十分可靠的单兵反坦克武器,此时虽然苏德还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但是毕竟要防一手,不过早期苏联并不在意这些反坦克武器,等到德国入侵时前线损失严重特别是反坦克武器的缺乏,苏联立刻命令枪械工程师苏联工程师瓦西里·捷格加廖夫加紧速度开发一种反坦克步枪,捷格加廖夫在把德国PzB 39反坦克步枪和波兰Wz.35反坦克步枪的设计结合到一起后,于1940年推出了PTRD-41反坦克步枪。



波兰Wz.35反坦克步枪



德国PzB.39反坦克步枪



苏联PTRD-41反坦克步枪

捷格加廖夫设计的PTRD-41反坦克步枪,口径14.5毫米,使用14.5X114mm钢芯穿甲弹,该型子弹头重64克,初速可达1012米每秒,使用两脚架保持稳定、瞄具是考虑到射手均向左延伸一部分;两脚架后有一个提把。



苏联PTRD-41反坦克步枪子弹



苏联PTRD-41反坦克步枪V缺口照门



苏联PTRD-41反坦克步枪枪口制退器和前瞄具



苏联PTRD-41反坦克步枪枪托和托腮

捷格加廖夫的PTRD-41反坦克步的设计步骤是:射击后枪管后坐带动枪机运动并驱动凸轮旋转完成开锁;后坐到位后枪机固定不动枪管复进,士兵打开枪尾抛出空弹壳;手动装填一颗子弹然后拉动枪机复位闭锁,作战时一般会有一个副射手在旁边负责供弹,弹药装在一个帆布包里。



苏联PTRD-41反坦克步枪主射手和副射手,来自俄罗斯电影《潘菲洛夫28勇士》

捷格加廖夫的PTRD-41反坦克步枪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便于大量生产,1941年内只生产了大约600支,但是到1942年底产量已经高达18.4万支,易于大量生产使得该枪迅速装备苏联部队一线。



苏联PTRD-41反坦克步枪巨大的产量保证苏军阵地可以有多个小组从不同角度一齐射击增加概率

捷格加廖夫的PTRD-41反坦克步枪理论上可以在100米内贯穿厚35到40毫米的装甲,对付早期德国坦克(1号、2号或者捷克38(t)坦克)还能用一用,但是到了中后期德国坦克正面装甲已经有80毫米,侧面装甲也有30毫米,捷格加廖夫往往需要零距离才能威胁到德国坦克。



“德意志军马”四号H型,是德国二战主力坦克

苏联军方在看到的PTRD-41反坦克步枪已经无法威胁到德国坦克装甲后,仍然希望捷格加廖夫的PTRD-41反坦克步枪可以攻击德国坦克的观望窗,但是后来被证明这个想法有些过于理想,原因是PTRD-41反坦克步枪的射程不错(2000米),但是该枪的精度实在不能恭维;开火时其枪口制退器的巨大震动会击起许多尘烟和积雪暴露位置,过长的枪身与过高的重量也限制了它的机动性和布置;而且由于是单发填装,换弹速度很慢所以对射手的心理要求很高。



苏联PTRD-41反坦克步枪射击

PTRD-41反坦克步枪在苏联使用巴祖卡火箭筒后就降级为反器材步枪,主要对付德国轻型装甲目标;战后大量PTRD-41反坦克步枪随苏联援助中国进入朝鲜战争;作为反坦克步枪里产量最高的一款,该枪生于危难走向胜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