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结束后由于各国飞机在战争中的表现决定了未来战争中飞机必将成为战争武器体系里面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并且飞机会随着技术提升其性能也会不断增长;在各国都有发展自己的飞机技术时,击落敌军飞机的武器也要与时俱进,早期防空机枪的中小口径已经对一战后期的部分飞机无法做到有效伤害,在这个背景下最直接的方案就是增大口径,这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美国的.50口径重机枪,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M2HB“老干妈”重机枪;但是还有一款.50口径重机枪,那就是苏联的DShK1938重机枪,当然该枪在国内有一个更有名的音译名字“德什卡”。



德国“斯图卡”轰炸机给苏联装甲部队造成不小的伤害,图中机型是加装37毫米炮的Ju-87G

1925年,苏联当局认为以现有口径的机枪无法对今后的飞机造成伤害,由于没有设计经验就把德国德莱塞机枪拿来以该枪为蓝本设计出一款大口径机枪,在测试时暴露出结构不可靠,射速过慢等问题被舍弃,但是大口径机枪的需求依然存在。

苏联的12.7毫米子弹来源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根据英国维克斯.50口径机枪子弹,另一个是根据德国毛瑟M1918反坦克步枪13.2毫米子弹。



英国.50口径维克斯重机枪

1928年,苏联大口径机枪的研发任务交给了苏联枪械设计师捷格加廖夫,捷格加廖夫到1930年时搞出来一支大口径重机枪(捷格加廖夫大口径机枪,简称DK),口径12.7毫米,采用30发弹鼓供弹;DK机枪整个系统基本上是DP-27轻机枪的放大型,由于其30发弹鼓供弹导致射速低(太快了30发实在不够),火力持续差;在1933年至1935年该枪有小批量生产。



捷格加廖夫大口机枪

1938年,苏联另一位年轻的设计师斯帕金接过了改进DK大口径机枪的任务,斯帕金设计了一种转鼓形弹链供弹机构,代替原来的弹鼓供弹机构,提高了射速;1938年改进后的机枪得到了苏联当局的认可,命名为DShK1938(sh是斯帕金的缩写)。



斯帕金设计的“德什卡”1938重机枪的受弹器,注意机匣盖是弧形的

DShK1938重机枪口径12.7毫米,全枪长1625毫米,枪身质量33.5公斤,轮式枪架质量(不含防盾)102公斤,最大有效射程3500米,最大射程5400米,最大对空射高2500米,理论射速600发每分钟;采用50发弹链供弹;方便扫射采用双握把、扳机时压板式;机械瞄具为管前部带护翼的柱形准星,在机匣后上方有框架形立式照门;表尺上有从0至35的刻度线。



“德什卡”1938重机枪机匣



“德什卡”1938重机枪扳机和握把

DShK1938重机枪采用导气式操作原理、只能全自动射击;闭锁机构为枪机偏转式,是依靠枪机框上的闭锁斜面使枪机的机尾下降完成闭锁动作;该枪只能采用自动射击;自动机系统与DP-27轻机枪类似;枪管采用不容易拆卸的重型枪管,枪口有大型制退器;枪管中部有散热环增强冷却能力;导气箍上有气体调整器用来调整作用于活塞上的气体,这样可以保证复进机有适当的后座速度,其上有三个导气孔分别对应3毫米、4毫米和5毫米。



“德什卡”1938重机枪的枪管和制退器

DShK1938重机枪采用科列斯尼科夫设计的多用途枪架。该枪架由两个前脚架和一个后脚架以及座盘组成;前脚架还有两个轮子便于步兵拖行;后脚架上有一个鞍座可坐在上面射击;枪架还配有可拆卸的钢盾;需要充当防空机枪时只要卸去轮子并把三脚架竖起来就可成为高射机枪,但作为防空武器使用时还要装上专门的肩托和环形高射瞄准具,在平射和防空两种形态更换只需要1分钟。



“德什卡”重机枪平射状态



“德什卡”重机枪在朝鲜战争担任志愿军防空武器,看机匣是“德什卡”1938型



和“老干妈”重机枪一样采用四联装的“德什卡M”重机枪,看图中背景应该是二战战后了

DShK1938重机枪在二战爆发前生产了2000挺,到1944年时该枪共生产8800多支,主要被士兵用于低空防御外更多作为IS-2重型坦克的的防空机枪,另外一些鱼雷艇也有装备作为防空武器(苏德战争爆发后海军大型军舰受到重创,鱼雷艇成为苏联的主力装备)。



苏联二战IS-2重型坦克



二战苏联鱼雷艇,图中那个枪口朝上的就是“德什卡”重机枪

战后1946年,在战争后期根据一些意见对DShK机枪进行了改进,主要是用旋转的弹链式供弹机构代替弹鼓式供弹,这主要原因是因为转鼓式弹链供弹机结构复杂、故障率高,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改进。改进后的新机枪在1946年正式被采用并重新命名为DShK-38/46或DShKM(“M”表示改进型),但有传言说1945年时有200多挺ShKM重机枪装备并投入战斗。



“德什卡”M的机匣盖是扁平的,这是和“德什卡”1938外观最大区别

苏联DShK1938/DShKM重机枪随着苏联NSV机枪出现被逐渐被淘汰,但是苏联依然保留了很多用于车载防空;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DShK1938/DShKM重机枪被输送到国外甚至被用到了今天;其中也有被授权可以仿制,中国于1954年仿制成功,型号为54式重机枪或者54-1式重机枪。



中国54式重机枪,注意与“德什卡”重机枪外表不同的是枪管以及三脚架和枪管提握把

抗战时期“德什卡”重机枪也来到中国,我是偶然发现了这张图但是不清楚苏联给了中国多少,如果有知道具体情况的请在评论区留言。



看图片里面的士兵戴的头盔是德国M35式应该是德械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