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9年虽说各地相继迎来解放,但河南有一座城市一连着顽强抵抗了很久,细算下来,南京都解放了,这里还没有什么动静。
不同于其他城市驻守的国民党部队,安阳这座不算大的城市里,主要是杂牌军,如庞炳勋的43师就在其中,这支部队与当地势力组成保安团,可谓给我军进行解放工作造成不小阻碍。
此前二野、四野都有对其发起进攻,但行动受挫,最后只能将42军专门调来。破城之时,敌人还非常嚣张的提了条件,如此他们提了什么?42军是如何应对的?
庞炳勋
安阳城中,主要的势力当属庞炳勋的43师,他早年参军入伍,战斗经验可不少。但他的经历复杂,未必是个好应对的人。
庞炳勋早年读书,后随时局变化,投笔从戎。1879年出生的他,还赶上了参加清军,不同于普通将士,他是东北测绘学堂毕业的,所以在清军他担任测量官。
后来形势变动,庞炳勋迫不得已弃军还乡。而当时年代回乡后的他,也逃不过生活条件拮据,由此他开始讨生活,做些小本生意。
不得不说他是有点本事的,从商多年,在生意上更加的从容、精明,生活过得去,还补贴了家用。不过他的经历没有从此按部就班,随着民不聊生的生活环境影响,庞炳勋再次投入军队。
要知道这时的庞炳勋已经四十多岁,有过军队经历,不久他就在孙岳手下担任了副官。
1920年,他率义勇队参战。1922年在第一次直奉大战中深受重视。这时他已经是第十五混成旅骑兵营的营长,地位不算低,必要时自然要发挥极大作用。
在他的带领下,骑兵营与奉军展开一场又一场激战,当然战场上有胜就有负,庞炳勋也难免在战场上负伤,甚至是被奉军炸伤一条腿,而且这次还是危及生命的一次。
好在关键时刻,勤务兵把他救了出去,经过及时救治后,才得以保全。不仅如此,旅长孙岳还亲自关心和关照他,被炸伤的腿被保住,虽然落下了残疾,但好在结果是好的。
这对他日后行军打仗也没有多大影响,而孙岳对他只会更加的看重。此后庞炳勋便紧紧跟随,进驻了冀南,他的职位又得以提升,成为了混成旅参谋长。
到1923年,庞炳勋经历的战斗不少,一些匪患问题他得以解决。1924年,还又参加了第二次直奉大战。
此后,庞炳勋经历种种,在队伍中的地位越发重要,职位也不断提高。最值得一说的是,他先后投奔了不少人,队伍也因此多次改编。有改编成国民军,庞炳勋也有结识国民党重要人物,最后无疑成为国民革命军,并参加北伐。
不可否认,庞炳勋曾得到不少人的赏识,但他真正效力的人不好说,毕竟有时候他表面上答应的事情,也能在暗地里帮助另一方。总之他的一生复杂。
击退我军两次进攻
而说回解放安阳,庞炳勋的43师可以说对我军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首先来看安阳,这是一座历史古城,在城墙等的防御上,都十分的牢固。有这一基础,国民党自然会利用这一优势加强防御,增加修建防御工事。
就当时情况,大大小小的工事修建已经多达两百多处,而且还有护城河加持,显然是易守难攻。
如若真想攻城,战士们势必要冒着枪林弹雨先渡过护城河,而这也只是刚刚开始,过了河以后,他们面对的就是敌军两百多处工事,想要进攻顺利进行,必然要有一个周密的计划。
当然,此前我军不是没有行动过,只是结果并不太乐观。
1947年,当时晋冀鲁豫野战军足足集结了十万大军,势必是要将安阳城解放,只是各地战火频繁,紧张的任务接连不断,其中进军南渡黄河的任务要更紧张一些。
而且有城防优势,尽管我军大军展开进攻,他们还是扛住了压力。
更何况,我军如此,国民党一方面自然也得重视起来,所以敌军从武汉方向调来了不少增援,显然时机就有些不对了。最后我军为了进军大别山,为了抓紧一切时间,还是选择放弃攻打安阳,转而开始南下行动。
这次的机会没有抓住,此后只能说会更加困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安阳城并没有展开什么大战,相反随着豫东战役后,国民党在安阳的势力愈发增加,虽然各类人员很杂,但一股脑的涌入安阳,可谓极大提高了他们的实力和势力。
到1949年,韩先楚将军本来奉命南下,这时安阳情况艰难,太行军区副司令员便找上了韩先楚,他自己开门见山:“帮忙打打安阳吧。”
随后40军对战场情况进行勘察,等搞清楚敌军势力情况后,随着韩先楚的一声令下,40军对安阳的进攻很快展开。
但真实情况并没有多好,原以为会很轻松地进攻,谁知敌军的火力也非常猛烈。他们本就占据地理位置优势,尽管我军发起进攻,他们一样能与40军打的有来有回。
虽然没有败,但随着时间拉长,这可未必是一个好的信号。就这样三天打下来,安阳城依旧没有破,战士们急,韩先楚只能说更急。
最后更强大的手段用上了,40军更紧要的任务也来了。组织上要求他们迅速南下,主要对白崇禧部展开进攻,这样一来,攻打安阳的计划只能交给后续部队。
可见安阳城的解放任务十分棘手,但解放军怎会放弃。接下来任务交给42军,他们可以说准备的十分充足。
兵力、炮弹等方面上,42军有了充足的配备。而后军长吴瑞林不仅拿到两张图纸,上面是各处工事的标记,而且还亲自带队熟悉了当地地形。
他们可以说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战斗开始后,不久他们就拔除了十几处工事。不过在总攻命令下达后,敌军本要投降,谁知就在我军要受降时,敌军突然开火。
而后这场战火免不了,接连八天,我军终是取得不小成绩。随着优势逐渐到我军手中,敌军不过岌岌可危。这时43师竟要展开交谈,但他们却提出了条件。
最后的结局
一方面他们想要保证官兵的安全,另一方面还要保证部队的建制。其实谈判是可以,但他们难免有些嚣张,而且都什么时候了,他们竟然谈条件?
最后吴瑞林将军一声令下,我军战士势不可挡。42军发挥自身优势,安阳城终于迎来了光明和安宁。
至于庞炳勋的43师和保安团,自然是落得被全歼的下场。
而庞炳勋自是察觉到了国民党一败再败,所以在南京解放前夕,他就给自己留好了后路,带着家人逃往了台北。
庞炳勋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的一生历经多个部队,要说他的信仰,想必没有多坚定。不过就是看情况而变,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必要的时候他能发挥重要作用,但有些时候同样能起到消极的作用。
结语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工作艰难,解放军战士一鼓作气,自会给予敌军沉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