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浙江杭州街头,一辆自行车在中山南路被交通警察拦了下来,理由是车灯不亮,这倒不是啥大毛病,况且那个年代能拥有自行车代步的,跟今天开20来万座驾的档次差不多,因此骑车人虽然穿着便装,还是有些脾气的,三说两说就跟交警吵了起来,小警察也没惯毛病,连人带车都押进了分局!
(民国四川警察)
一、保安团官兵群殴杭州警察
骑车人被扭送到杭州警察局南星桥分局(当时也叫公安局),到了局子里,这厮大辣辣报出了身份:“浙江保安处士官教育团”教育长吴中翰,也就是军方的人,而且事又不大,照吴中翰的意思,互相卖个面子这事就算拉倒。
值班的警察应该是喝了,不但没给对方啥面子,还把吴中翰臭骂了一顿,大概意思是你个丘八,在老子这里装个啥,并且当场给出了处理结果:自行车扣下,涉案人具保滚蛋,什么时候来取车等通知!
民国年间的杭州警察,咋都这么牛呢?因为时任局长乃是“天子近臣”何云,1924年担任黄埔军校校部副官,1930年底调任浙江省会警察局长,并且授了少将军衔,那是一跺脚整个杭州城都乱颤的人物!
(上海保安团服装)
说起这个何云,后来还当过“委员长”的侍卫长,只因身材相貌与老蒋有几分相似,偶尔还会作为“替身”露面,有这般通天的人物当局长,杭州城的大小警察能不牛吗?自然不把保安处的一名校级军官放在眼里。
吴中翰当天是从城区家中,骑车回去南星桥军营,没想到遇到这么茬子事,好歹也是名上校军官,居然让几个小警察给修理了,回去以后越想越气,有好事的手下过来关切,听说长官受辱,立马就炸了。
次日上午事件终于爆发,百十名士官教育团的官兵,带着家伙就冲进了南星桥分局,看见警察就打,看见东西就砸,战斗力直接爆表。而警察们根本不是对手,也不敢跟正规军火拼,只能一哄而散。
吴中翰一伙人打红了眼,砸完南星桥分局后犹不解气,又杀向中山南路、清河坊附近,甚至打到了西湖的湖滨区,一路上看见警察就揍,吓得交警全部弃岗而逃,浙江保安团的官兵,取得了初战的完胜。
(民国警察)
各分局急报市局局长何云,说弟兄们已经吃了保安团的大亏,许多老百姓隔墙看热闹,搞得满城风雨了,何局长接报大怒,思索片刻连续下达了两道紧急命令:
第一道令,全市警察暂时撤岗,别吃眼前亏,挨揍不划算,另外也是故意扩大事件影响;第二道令,命令装备长枪的巡警大队,立即在太平坊巷总局完成集结,以备不时之需,并在大门口实施警戒。
这要是总局也被人家砸了,何局长的脸朝哪搁?当然,直接朝保安团开火是不行的,恐怕真火拼起来,也不是军方的对手,最合适的办法,自然要找士官教育团的上级去理论。
何局长于是驱车亲自赶往浙江保安处(兼杭州警备司令部),要求面见处长讨个说法,按说何云的少将军衔和局长身份可以了,不料却吃了个闭门羹!
二、俞处长故意整治何局长
浙江保安处听起来衙门口好像不大,其实是个错觉,民国时期省辖若干“区”、区辖若干“县”,在江浙的腹心地区,基本是区设“保安司令部”、县设“保安团”,而所有这些保安司令和保安团长,全归省保安处长指挥。
因此省保安处非常类似于今天的“省军区”,尤其是浙江保安处长更是权力极大,时任中将处长则是原德械第88师师长俞济时,淞沪抗战期间作战负伤,遗职才由黄埔一期的同学孙元良接任,1933年伤愈后调任浙江。
辟个谣,俞济时不是什么老蒋外甥,而是有个挺牛的亲叔俞飞鹏,浙江奉化人,毕业于北洋军需学校,1917年起就开始追随中山先生,后又成为老蒋的心腹,不仅同乡关系贼铁,而且一直掌管着军需!
(黄埔一期俞济时)
也就是说,别看俞飞鹏不带兵不打仗,不显山也不露水,却是权柄极重的存在,因此俞济时黄埔一期毕业后,很快调到校长身边做侍卫,历任警卫队长、警卫营长、警卫团长、警卫旅长、警卫师长等职。
两战淞沪的第88师,便是由警卫第2师改编而来,所以俞济时才是货真价实的“御林军”头目。1942年以后,俞济时不再领兵,又长期担任“委员长侍从室”的侍卫长,以及抗战胜利后的总统府军务局长,堪称炙手可热的“大内总管”。
俞济时调任浙江保安处长时,还带去了一批88师的老部下,用这些人把浙江各保安团的营以上军官,基本换了一茬,连排长则全部调入新建的“士官教育团”训练三个月,团长由其自兼。
而肇事的教育长吴中衡,正是其88师的旧部!现在知道吴中衡为什么敢惹事了吧,不仅是有后台,还因为是中央军的“御林军”出身,让警察欺负了绝对不能忍!
(第74军军长俞济时)
浙江保安团系统的骨干,主要是北伐时期倒戈的“浙军”军官,而俞济时从南京初来乍到,这帮人并不太服气,俞济时遂决心改造之,把全省的保安团队和机构,改建成一支听话的地方绥靖力量,还搞了个“三年计划”。
在浙系军官的集体撺掇下,浙江省主席鲁涤平否决了这个计划,不料俞济时冷笑一声,转头就越级把计划呈给了老蒋,不久便接到“准予试办”的手令,从此以后,俞处长在浙江彻底飞扬跋扈,根本不把省主席或厅长们放在眼里。
对于同样来自老蒋身边的何云,俞济时也是半只眼睛看不上,大概同行是冤家吧,总想寻个机会踩一脚,所以杭州军警关系一直紧张,吴中衡敢率兵上街群殴警察,八成也是得到了俞济时的默许。
否则事闹得这么大,搞不好要出人命的,而一个保安处上校的肩膀,能扛着几颗脑袋?其实何云往见保安处长,俞济时竟然托故不见,足以证明事件的幕后小黑手,到底是谁了。。。
(俞飞鹏)
三、军警打架的闹剧总算落幕
俞济时不见何云,就是给他个下马威:别以为你小子曾是天子近臣,就可以跟本将军平起平坐,在杭州乃至浙江的地面上,还是我们老俞家好使!而此时的俞飞鹏,已经是军政部军需署长兼交通部次长。
受命出面接待何大局长的,是保安处兼警备司令部参谋长马君彦,何云说军警之间闹得如此不可开交,惊动南京就不好了,双方长官应该坐下来“会商”解决办法,马参谋长一嘴官腔:
兹事体大,既然俞司令不在,本参谋长也不好“越俎代庖”,然后端茶送客,何云只好悻悻而返,一路上不停问候俞济时的全家和父母长辈。
此时局面有逐渐失控的趋势,在保安团的追打下,已有数十名警员受伤,吓得全市警察纷纷脱去警服,躲入民房躲祸,而没有了警察维持秩序,杭州市面彻底乱套了!
(民国交警)
何云了解完情况,深知事态严重恶化,再不妥善加以解决,一旦酿出巨变惊动南京,自己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思来想去,第二天一大早,只能硬着头皮再去拜会俞大处长,而且足足等了三个小时。
俞济时也清楚火候差不多了,端足了架子摆够了谱,总算出来见了何云,上来劈头盖脸就训了何局长一顿,说什么警察侮辱军官有错在先,后又集体罢岗妨碍治安,玩忽职责莫此为甚。。。云云,总之责任全在警方。
事情到这个份儿上,何云只能连连点头称是,俞济时又提出,必须将最先肇事的警员,押送警备司令部严办!何云都快疯了,如果这条也照办的话,他这个局长就不用干了,必将彻底威信扫地,于是一个劲地央求高抬贵手。
俞济时眼见何云彻底服软,也留了点台阶,改为要求立即将南星桥分局的局长撤职查办,何云满口答应,至于另外一方的肇事者吴中翰,是否也应做相应处理,何云连提都没敢提,窝囊啊。
俞济时这才下令上街打架的官兵,马上撤回营房,民国时期一次出名的军警冲突闹剧,总算落幕,保安团胜,警察局负。而何云吃了“鸡肠将军”(俞济时在上海战场伤的是腹部,用鸡肠缝接)的大亏,越想越憋屈。
其后不久,尽管何云晋升浙江警察厅长,可是只要俞济时在,他总感觉被压了一头,实在不愿意继续与其同地为官,经过一番运作,1934年11月何云调往南京任职,先后担任侍卫长和少将参议。
忘记说了,这一年俞济时刚满30岁,即已狂妄如斯!年底又兼任赣浙皖“剿匪”总指挥,指挥几个浙江保安团、一个正规师以及王耀武的补充旅,围追堵截红十军团,中央军“74军”系统有点小模样了。
(确实有几分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