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由于日军已经接连在淞沪战役和南京战役中的胜利,蒋介石政府无奈之下只能迁都武汉进行新的备战。最为中国内部大城市的武汉如今也是人心惶惶,大家不知道日军什么时候会打到这里来,大家也不知道到时候武汉这座城市到底能不能顶得住。好在这一年的上半年李宗仁的第五战区终于传来捷报获得了台儿庄大捷,陈诚收到台儿庄大捷的消息后脸上却并不多喜悦的色彩,听到窗外人声嘈杂便问周围人外边发生了什么事,属下回答道外边是群众游行庆祝台儿庄大捷。陈诚听后叹了一口气:让他们散了吧,别让老头子知道!




久战不胜的尴尬
在1937年的淞沪会战开始之前,蒋介石在内的国民政府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蒋介石政府认为之前日军步步紧逼是因为自己之前没有腾出手来专心对付,虽然日军兵力强盛,但是自己手中也有这样几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比如中央教导总队或者税警总团,实在不行使用人海战术以多打少总是可以的吧。
当时在上海地区曾经第十九路军曾经就在这里以一己之力和日军打的有来有回,自己如今的兵力可是要比第十九路军强得多,对付日本人自然是绰绰有余,甚至蒋介石已经在日记中开始描绘一年时间结束中日战争的蓝图了。
然而在淞沪会战一开始之后,蒋介石政府发现这战况跟自己想的可不大一样。当时上海地区只不过只有日军海军陆战队几千人而已,数倍与敌人的国民党部队被依据于地垒碉堡的掩体拖住不能前进一步还造成了巨大伤亡。
淞沪战场上的国民党部队久战不胜,日军也开始火速增兵,国民党部队看到事已至此作为正式的第一战总不能哑了火,于是也开始大量增兵。蒋介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开始他是让冯玉祥担任淞沪战场上的总指挥,由于战事不顺他也只能亲自上阵担任了淞沪战役的总指挥。然而临阵换帅对于战局的改变无济于事,淞沪会战最终还是以一种七十万打三十万而失败的结果而告终。
相比较于战事的失利,更让国民党政府接受不了的是这一仗将中央军精锐部队除了留在华北的卫立煌和汤恩伯部基本上已经打残了,这也导致在接下来的南京保卫战中国民党部队面对日军再无一战之力。而在南京保卫战中蒋介石也是吃一堑长一智不肯再次担任总指挥,毕竟丢失首都这个骂名实在是太重了,像他这样一个爱惜羽毛的人无论如何是不能接受这样的失败落到自己手中,想来想去只能让唐生智这样一位脱离军队的老牌军阀前去担任总指挥。
南京丢失之后,国内普遍陷入了一种低迷沮丧的气氛,之前的和谈派又开始跳出来大肆鼓吹消极言论,久战不胜的结果也让蒋介石颇为尴尬。
偏偏是第五战区
南京战役之后日军北上开始和华北日军回合,妄图占领徐州后开始进一步向中国内部进行侵略。自古以来徐州就是极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得徐州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
徐州之地恰好在第五战区的范围内,与此同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身上的压力颇大。李宗仁要面对的是不仅仅是来自日军南北夹击的压力,更重要的时候他的手中没有什么像样的兵力。
第五战区由于是李宗仁担任司令长官,蒋介石对于这位新桂系军阀的代表人物相当忌惮自然不可能将精锐中央军交在他的手上。再加上在此之前在淞沪战场合南京战场上精锐中央军基本已经被打残了,所以能拿出来给李宗仁的也就只有汤恩伯第二十集团军。
在台儿庄大战前夕,李宗仁手中的部队有自己的新桂系部队、川军一部、西北军大部和汤恩伯第二十集团军。即使这样一把杂牌部队在李宗仁的运用下成功将日军精锐部队矶谷师团斩于马下,获得了国民党部队在正面战场上的第一个胜仗。
李宗仁打了胜仗蒋介石表面上很是高兴但是实际上心中也是颇多烦恼,为什么偏偏是他第五战区李宗仁打赢了呢!广西新桂系军阀一直是自己的心腹大患,李宗仁和白崇禧两人更是一直是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眼中钉肉中刺,这一仗岂不是又涨了新桂系的威风了吗!
这也是为什么蒋介石的心腹大将陈诚在武汉听到街上有人庆祝台儿庄大捷是知道蒋介石心中定然不喜。
蒋介石眼馋第五战区的胜利果实,于是一方面开始向第五战区徐州方面增兵企图扩大战果,另一方面汇集手中部队成立了豫东兵团,准备趁着还算高昂的士气大干一场,然而让他们想到的是抗日战争中最滑稽的一幕即将出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