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发动的“双十二事变”,中共对于此人也一直颇为留意,甚至有传言中共领导曾经秘密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吸纳张学良为中共党员。

张学良对于中国统一也一直抱着坚定的信念,当年国民党出兵剿共的时候,张学良就极力反对,他说:“剿共其实就是内战,大家都是中国人,今天打仗,明天和好,本来就是兄弟闹别扭,有事坐下来慢慢商量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打来打去的呢?”



当时,东北军曾经先后对对红军发起六次偷袭,但结果都没有获得成效,后来进一步调查之后才发现原来当地的老百姓都已经变成中共的卧底和眼线,东北军队的一举一动,全都被中共监视,全看在眼里,张学良知道这件事情后,他知道东北地区已经变成了中共和当地人民的主战争,若是执意斗争下去,只会令军队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后来,张学良曾经找过蒋介石,并对他说过中共是有百姓基础的,有老百姓给中共撑腰,但国民党却没有,从这一点上国民党已经输了,再加上中共中央拥有极其杰出的领导人,因此共产党肯定是“剿不尽,杀不绝”的,但刚刚说完,蒋介石当场就驳回了他的观点,甚至到后来,蒋介石败退台湾后,还曾经给被幽禁中的张学良看他反攻大陆的计划。



但是,经验丰富的张学良认为,国民党只用类似西北军这些被他视为“水货”的兵力来剿共,简直就是鸡蛋碰石头,而且其他军队如东北军之类,在一路剿共的过程中出现所有损失,都并未得到过南京中央政府均的任何补偿,由于普遍缺少支持和抚恤,因此大部分“水货”军队在面对共产党的军队时都敷衍了事,不跟共军真打。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作为统帅的张学良还是不得不听蒋介石的话去剿共,而在此期间,他不止一次地向蒋介石提出过反对内战。



后来的历史证明,蒋介石“一斧两砍”的政策,大部分都遭遇了滑铁卢。事实上,地方军阀基于保存自身实力的出发点,大部分都不怎么重视蒋介石的命令。最关键的是,当时的中共根据地延安,并未如蒋介石所想般那么轻易攻破,大多数时候往往都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张学良也非常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后来的张学良,就不得不与共军停战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