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9月,在蒋介石去世5个月后,宋美龄以赴美就医的名义,带着十几个随从和护士前往美国,之后便在那里长久定居了下来。

对于宋美龄着急离开台湾的原因,社会上众说纷纭,但许多人都认为最主要还是因为蒋经国在其父蒋介石葬礼上说的一句话。



蒋经国与后妈宋美龄只相差13岁,所以宋美龄从不以母亲自居,但她与蒋经国之间还是有着无法越过的鸿沟,而最大的因素就是毛福梅

毛福梅是蒋介石的结发妻子,由于是包办婚姻,所以两人没有感情基础,这使得他们的婚姻从一开始就不幸福。

1910年,蒋经国出生,第一次当父亲的蒋介石十分高兴,对妻子的关系也有了好转的迹象。可这种变化并没有持续多久,两人就又因为蒋经国的教养问题发生了争吵。



1922年陈炯明兵变,蒋介石追随孙中山来到了上海,帮助处理各项事务。在孙中山家里,蒋介石第一次见到了宋美龄,之后一见倾心。但宋美龄身份高贵,不可能与一个有妇之夫结婚。于是,为了求娶宋美龄,蒋介石向毛福梅提出了离婚。

当时,蒋经国正在苏联留学,当听说这件事后无比气愤,他立刻发表了文章《给母亲的信》,痛斥父亲对母亲太过绝情。后来,蒋经国回国,他虽然与父亲蒋介石冰释前嫌,但对宋美龄依旧耿耿于怀。

蒋经国深知,宋美龄在家庭和政坛的地位举足轻重,因而不得不对其谦恭有加,就连宋美龄也时常在人前夸赞其最讲礼貌。但事实上,蒋经国和宋美龄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先是毛福梅,到最后就演变成了权力斗争。



在1948年蒋经国到上海“打老虎”期间,宋美龄就毫不手软地从中干预,导致蒋经国的计划全部泡汤。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这种斗争就愈发强烈了。

1975年蒋介石刚一去世,孔祥熙的长子孔令侃就匆匆从美国赶回台湾,打算拥立宋美龄继任国民党总裁,但遭到国民党中央秘书张宝树的强烈反对。

蒋经国也不甘示弱,首先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在蒋介石去世的第二天就向国民党中常会提出“辞呈”;其次做出“至孝感人”的样子,拉取信任。



不久,蒋介石的葬礼在台湾孙中山纪念堂举行。当天,蒋经国作为长子致悼词,他痛哭流涕地表示要让母亲毛福梅和父亲葬在一起。

此话一出,众宾客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同时还将同情的目光投向宋美龄,使宋美龄倍觉尴尬。或许就在此刻,宋美龄就已经产生了离开台湾的想法。

蒋介石死后23天,国民党全体中央委员会举行临时会议,会议推举蒋经国担任国民党主席。



会议的结果让宋美龄的地位顿时变得尴尬起来,虽然她在对美“外交”上仍然说了算,但其政治权力已经逐渐削弱。宋美龄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多余的人。

于是,在蒋介石过世5个月后,宋美龄就匆匆逃到了美国,并定居在了那里。

到美国后,宋美龄西安在长岛罗卡斯山谷蓝丁顿市的孔家宅子里面居住,后来又搬到了曼哈顿的一栋公寓中,与外甥女孔令仪生活在一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