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病”毛主席的声音从办公室传来,他的一声怒吼,将刚走进窑洞的军医吓坏了,原来,此时刘邓大军被围困,毛主席三次拿笔掉落,而毛主席见到一人进屋,也大喊:“我没有病!”
此人究竟是谁?竟然能让毛主席有如此大情绪波动?毛主席为何说“我没病?”
大别山横跨鄂、豫、皖三省,东西绵延约380公里,是长江及淮河的分水岭,解放战争期间,位于国民党“首都”南京与长江中游重镇武汉之间的大别山,是国民党战略上最为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
因此在1947年夏,全国解放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遭受失败后,向山东和陕北两个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企图速战速决,各个击破。
中共中央和毛主席高瞻远瞩,决定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察鲁豫野战军四个纵队为先锋,实施中间突破,直奔大别山,以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以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实行三军配合,两翼牵制,机身歼敌,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致电刘、邓,改变之前给刘、邓大军规定的在中原机动作战的方针,要求刘、邓直出大别山,不惜代价打倒敌人战略上最敏感而又薄弱的地区,迫使国民党军回援,减轻山东和陕北的压力。
1947年8月12日,刘邓大军渡过沙河,矛头直指大别山,蒋介石急调兵力在汝河南岸的汝南布防,企图在汝河两岸对刘邓大军实行南北夹击,一举歼灭我军主力,这样,我军在强渡汝河时,就同国民党军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这就是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关键性的一战。
然而,进了大别山后,刘邓大军就和我党失去联系,毛主席无法获知他们的消息,心急如焚,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很多人战士都患上不同程度的疾病。
面对这次关键性一战,毛主席决定与战士们同进退,严重的营养不良造成了毛主席严重的水肿和浑身无力,医生曾多次劝阻毛主席应该及时补充一些营养,毛主席依旧坚持自己选择。
一直到手指都已经水肿不能正常持笔的地步,毛主席三次弯腰捡笔,恰好被进来观察毛主席情况的军医看到。
毛主席看到军医进来大喊道:“我没病!”毛主席的怒吼,也让军医不敢上前,任弼时听闻后赶忙跑进来见毛主席,毛主席此时怒气冲冲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军医此时手拿着药物不知所措,任弼时示意军医悄悄退出。
接着任弼时极力劝解毛主席注意身体,毛主席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问题,事后他向军医郑重地道歉。
而此时六纵队光荣地接受了这次强渡汝河的任务,胜利地跨过了陇海路,涉过了黄泛区,进入了豫皖苏大平原,先后突过了横栏在前进道路上的河流,先遣队十八旅的五十二团于8月3日到达汝河北岸,指战员们望着并不太宽的汝河兴奋地说:“啊,大别山,大别山!再过两条河,汝河和淮河,你就会在我们的脚下了。”
十八旅浴血奋战,终于杀出一条血路,8月27日,刘邓大军战胜征途上最后一道险关,胜利踏上了大别山的土地。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犹如一把匕首,插在蒋介石的心脏上,我军实现了党中央,毛主席制定的千里跃进的战略决策,在国民党统治的心腹地区插进一把尖刀,从而一举扭转了解放战争中的敌我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