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上个世纪前半页的革命高发地,吸引了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参加革命,其中就包括今天要介绍的毕士悌。毕士悌原名叫金勋,来自朝鲜。他在祖国就已经是非常著名的革命者,但是因为在1919年的反日行动中彻底惹恼了日本人,就遭到了日军的通缉,于是他就来到了中国。



毕士悌深知自己想要获得成功,最需要的两样东西就是学识和人脉,于是他就报考了云南讲武堂,在这里既可以学习军事理论知识,又可以结识很多将才。而在学习了三年之后,他还考取了全校第一的好成绩。

云南讲武堂自然不想放走这样的人才,就想让毕士悌留校当教官。但是毕士悌有更远大的志向,于是他就去了广州的黄埔军校,在那里他有双重身份,时而是学生,时而是教官,也结识了更多贤能之人。

毕业之后毕士悌直接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3营营长,要知道大名鼎鼎的叶挺当时不过就是个团长,而他手下的营长分别是周士第和许继慎,至少都是开国上将的水准。



1933年的时候,毕士悌已经升为红军第23军军长,而在同年六月,他又担任了红一军团参谋长。和毕士悌同为红一军团四巨头的分别是军团长林帅、政委聂荣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这三个人可都是后来的开国元帅,毕士悌在当时的地位有多高已经不言而喻了。

然而遗憾的是,毕士悌却在1936年的一场战斗中不幸牺牲了。当时毕士悌奉命来到黄河东岸进行考察。毕士悌带了一个营的兵力渡过黄河来到东岸的山西石楼贺家凹,一鼓作气打下了晋军一个炮楼,还消灭了晋军的一个连。

毕士悌的告捷相当于是一个信号,红军主力立刻开始在黄河东岸登陆,准备继续向东挺进,而毕士悌仍然担当先锋的角色。然后东进的毕士悌却被注意到隐蔽的晋军碉堡,结果晋军碉堡一通猛烈射击,毕士悌被一颗子弹击中了要害,当场就昏迷了过去。



朱老总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立刻下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毕士悌抢救回来,但是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实在太差,毕士悌在坚持了两天之后终究还是没能挺过来,不幸牺牲,年仅38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