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驱孙中山身边,曾有三位忠诚勇敢的警卫,抗日名将,战绩辉煌,歼灭10万日寇,另一位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三人分别是谁?
薛岳,1896年出生于广东乐昌,先后从保定陆军军校和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在军校期间就逐渐崭露头角。
1921年,孙中山于广州宣誓就任大总统,宣布组建大总统府警卫团,薛岳脱颖而出,被任命为警卫团第三营营长。在孙中山先生身边担任警卫的日子里,薛岳始终坚守职责,多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确保孙中山的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在陈炯明发动叛变、围攻总统府的危急关头,薛岳与叶挺并肩作战,他们坚守在总统府前门,誓死抵抗叛军的进攻,成功护送孙夫人宋庆龄安全突围。
孙中山逝世后,薛岳继续在北伐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率领部队在南昌攻守战中奋勇杀敌,表现出色,给蒋介石留下深刻的印象。从此,他在军旅生涯中不断攀升,历任多个重要职务。
抗日战争爆发时,薛岳被委以重任,指挥多次长沙会战,击退日军的进攻,尤其在前三次长沙会战中,指挥军队歼灭大量的日军,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将领中的佼佼者,被誉为“战神”,所独创的“天炉战法”在抗日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
薛岳独创的“天炉战法”,堪称战术布局的经典之作,利用地形和兵力配置,精心设下伏击圈,诱使日军深入其中,然后四面合围,给予日军沉重的打击。这种战术,有效地挫败日军的战略企图,更极大地振奋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叶挺曾担任过孙中山身边担任警卫,他的名字老少皆知,早年加入中华革命党,坚定地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事业,深受孙中山的信任。
北伐战争期间,叶挺率领的叶挺独立团英勇无畏,屡建奇功,其领导的部队被誉为“铁军”,成为当时中国军队中的一面旗帜。
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挺投身抗日救亡的运动中,出任新四军军长。在抗日战场上,他率领新四军英勇作战,多次取得胜利,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作出巨大贡献。
在皖南事变中,叶挺不幸被扣押,失去自由,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他得以恢复自由,重新加入党组织。
可惜的是,在返回延安的途中,叶挺遭遇飞机失事,一代名将就此陨落,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张发奎,曾与叶挺和薛岳一样,在孙中山身边担任过警卫,一生同样传奇,出生于广东始兴县,自幼聪明好学,成绩优异,成为一名优秀的军官。
在孙中山领导“护法运动”期间,张发奎担任孙中山的警卫,保护其安全。北伐战争中,他率领部队立下卓越战功,特别是在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中表现出色,升任第四军军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发奎担任重要职务,曾指挥超过五十万大军同日寇作战,战功赫赫,有抗日名将之称,获得荣誉无数。
解放战争后期,张发奎虽然一度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但随着形势的不利,最终选择辞去军职,带全家去香港生活,直至去世。
张发奎,叶挺和薛岳,都曾担任过孙中山的警卫,具有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在民族大义面前不含糊,与日寇血战,都是中华好男儿,抗日名将,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