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玉(左二)在涧岗乡闫庄村的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开展麦田管理工作。 本报融媒体记者 许玉涛 摄2月18日,果农在为李子树进行人工授粉。商丘日报融媒体记者 许玉涛 摄
▶农技专家开展春季农业生产大讲堂。商丘日报融媒体记者 许玉涛 摄
▲2月18日,村民在睢县粮安民富示范园温棚里采摘蔬菜,绿油油的芹菜、上海青等蔬菜生机盎然,为商超和当地群众的餐桌端上一道绿色鲜蔬。商丘日报融媒体记者 许玉涛 摄
●出动农技人员500余人次
●发放技术资料3万余份
●线上线下指导群众2000余人次
“田间问诊”开良方
(记者 许玉涛)“当前,全县86.4万亩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土壤墒情基本适宜,一、二类麦田占比达90%以上,麦播基础是近年来较好的一年,小麦出苗苗齐、苗匀,为夏粮丰收夯实了基础;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个别旺长麦田易发生冻害和后期倒伏的风险,因麦播出苗时墒情充足,麦田杂草也呈偏重发生趋势。”近日,商丘市科技特派员、睢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王中玉带领高级农艺师李军娜、农艺师林桂珍等来到涧岗乡闫庄村的田间地头为群众做麦田管理技术培训。
“王主任,你们快去我家麦地看看吧!一绺一绺的小麦出现干叶黄尖、‘烫花头’、枯死现象,这几天我都愁到睡不着觉了。”村民闫道瑞急切地说。
“因今年小麦播种以来,气温持续偏高,小麦缺乏有效的抗寒锻炼,尤其是早播的旺长麦田,一旦遭遇寒潮天气,易发生冻害死苗现象,不过只要加强肥水管理,对后期产量影响不大。”王中玉等农技专家边察看小麦苗情边指导,“小麦返青到拔节期是麦田管理的重要时期,通过科学管理,可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奠定丰收基础。通过科学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化学除草、科学控旺等措施,促进旺苗田转化成壮苗田,壮苗田长得更健壮、更健康,二、三类麦田转化为二类田和一类麦田。”
“这回俺是明白了,小麦要高产,三分靠种,七分靠管。今天农技专家对我们进行春季麦田技术指导,有了这颗‘定心丸’,我们对今年小麦丰收更有信心了。”闫道瑞说。
眼下,小麦快速生长,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这也是当前小麦早春管理的关键时期。睢县农业农村局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将小麦管理作为当前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抢抓农时、细化措施、强化保障,紧抓田间管理各个环节,为夺取夏粮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立春以来,睢县农业农村局组织7个专家组35名技术专家骨干深入到全县20个乡镇(街道),指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普通种植户对不同生长情况的麦田进行科学管理;深入田间地头以镇压控旺、促弱转壮、合理春灌、防病治虫为核心,现场指导农户针对当前墒情、苗情、病虫害情分类管理,结合小麦长势和气候情况,印发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技术明白纸等,因苗、因墒、因地进行分类管理。
“截至目前,我们共出动农技人员500余人次,制作电视抖音技术讲座视频6期,开具小麦管理防治处方100余份,发放各类技术资料3万余份,线上线下指导群众2000余人次。”睢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东风说,“粮安天下,丰收有我。睢县农业农村局将把小麦田间管理工作继续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气候、小麦长势及病虫害发生情况等,多措并举,抓紧抓好小麦春季管理工作,确保2025年夏粮稳产增收。”
周堂镇 农技服务送下乡
(记者 许玉涛 通讯员 李军娜)近日,商丘市科技特派员、睢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王中玉一行5人到周堂镇黄堂村开展送农技下乡活动。
专家一行首先在黄堂村村室开展春季农业生产大讲堂,向农户讲解春季麦田管理技术,并一一回答了农户提出的纹枯病、茎基腐病药剂选择、施药方法以及小麦播种过深如何补救等问题。随后,实地走访察看了部分农户的麦田苗情和小麦生长情况。
“目前小麦进入了春季管理的关键时间点,这个时候要重点防治小麦的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红蜘蛛、蚜虫等,地下害虫重点防治小麦金针虫、蝼蛄等,同时做好杂草防治,要选用对路的药剂,做到一喷多防一喷多效。”王中玉提醒说。
“感谢专家的讲解,让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掌握麦田管理技术要点。我们一定会把技术讲座上学到的内容理解好、消化好,并运用到实际农业生产当中,力争把小麦种好,多打粮。”周堂镇黄堂村党支部书记崔纪莲说。
眼下小麦正处于返青、起身拔节期,是促进苗情转化、实现稳穗增粒的关键时期,春季田间管理正当时。睢县农业农村部门提醒广大农户要分类抓好麦田管理,因苗施肥,对长势不好、基本苗不足的田块及时施好返青接力肥,促弱转壮;对长势好的麦田则要严格限制早春肥料施用。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和化学除草工作,坚持科学管理,为粮食丰收打好基础。
农科所 科技赋能强保障
(记者 许玉涛 通讯员 张春辉)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农科院《关于开展全省农科系统农业春季管理科技服务行动》的文件要求,科学指导当前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为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奠定坚实基础,2月17日,睢县农科所在周堂镇举办了睢县春季麦田管理技术培训会。
会议邀请河南省优势特色农作物优质小麦专项首席科学家、河南省小麦研究会理事长李向东,河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小麦病害研究室主任、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植保岗位专家徐飞进行专题讲座,新型经营主体代表、种粮大户代表、相关农业技术人员共100余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会上,李向东对麦播以来的气象条件和苗情分析、小麦春管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及做好后期预防小麦低温冻害的措施和灾后补救方法等关键环节技术进行培训;徐飞针对当前小麦主要病害的特征、致病原理、发生危害及关键防治技术进行培训。专家们生动翔实、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大家学到了麦田精细化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会后,李向东一行前往周堂镇乔寨村的小麦千亩示范田进行实地调查与指导。在田间地头,专家们详细察看了小麦的生长情况,并针对农户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
专家们的麦田管理技术指导贴近实际,可操作性强。大家纷纷表示,回去后将切实做好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及时抓好病虫害防控。
蓼堤镇 李子花开授粉忙
(记者 许玉涛 通讯员 郑汝强)眼下,睢县蓼堤镇崔庄村的大棚李子迎来了开花季,洁白的李子花竞相开放,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果农们穿梭在李子树间,手持授粉工具,正一朵朵、一簇簇地为李子树进行人工授粉,为今年李子的稳产增收奠定基础。
“我们培育的李子正值授粉关键期,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让李子树提前开花结果。这样结出的李子不仅口感好、品质高,产量也大幅提升,市场前景非常好。”种植户郑传堂介绍。
连日来,廖堤镇多个合作社的果农抢抓农时,精心管护果树,大棚内一派人勤春早的繁忙景象,处处洋溢着生机与希望。
近年来,廖堤镇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引导企业和村民开展设施农业特色种植,发展以赏花、摘果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不仅加强了生态环境建设,还带动起经济发展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座座温室大棚,不仅将新鲜的果蔬送到了市民的餐桌,也成了新时代农民的“聚宝盆”。
来源:商丘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