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无人机巡航 智能化种田——桓台县小麦春管现场见闻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赵希翔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眼下,小麦陆续返青,正是春季田间管理的关键期。桓台县广大农户抢抓农时,广泛应用植保无人机、智能化农机、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加强管理,小麦春管工作如火如荼展开。



2月17日上午,桓台县马桥镇东圈村。 “嗡嗡嗡……”广阔的麦田上空,一架植保无人机正在巡田。

“我们合作社共有1300多亩地,使用无人机,只需一天就能全部巡查一遍。”桓台县启润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孙城说。他站在田垄上,轻松操作着手中的仪器,空中的无人机根据指令来回翱翔。

孙城介绍,使用无人机拍摄麦田图像,全方位、无死角,不同区域作物的长势一目了然,可以更有针对性地灌溉、施肥、除草。去年冬天以来,我市有效降雨偏少,开春之后天气又比较暖和,启润农业合作社根据实际,把苗情分为旺苗和一、二、三类苗。对墒情差的地块补墒操作,对弱苗麦田浇水的同时进行施肥。“根据天气预报,在2月底、3月初还有明显降温天气,我们将提前进行小麦灌溉,预防倒春寒对麦苗造成影响。”



在启润农业合作社的仓库里,播种机、收割机、旋耕机等各种智能农机一应俱全,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从浇水到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都逐步实现了智能作业,大大减轻了体力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另外,启润农业合作社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信息化平台即将投用。届时,田里农作物的实时画面和各种数据会出现在电脑、手机屏幕上,农户可以随时观察农作物生长状态,精准预估成熟度。

17日中午,桓台县唐山镇鑫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大田里,一名农机手正驾驶镇压机进行麦田作业。正在地里察看墒情的桓台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王锡久说,春季气温波动大,麦田容易出现土壤干裂、表墒不足情况,通过镇压和划锄“组合发力”,能有效保墒增温,护航小麦稳健生长。



“划锄是春季麦田管理的老传统,但也要讲究新技巧。”王锡久指导,待麦田表层土壤化冻后,要抓住天气晴好时机,浅锄3—5厘米,这样既能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又能疏松表层土壤,促进小麦根系下扎。对生长偏弱麦田要浅划保墒,对旺长麦田要深划控旺,实现分类因苗施策。

“除了划锄,镇压也是春季麦田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使土壤紧实,弥合裂缝,防止冷空气侵入,起到保温防冻的作用。同时,还能促进小麦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有利于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



“农业专家来得很及时,给了详细指导,我心里踏实多了。我们合作社去年小麦产量在1300斤左右,今年力争达到1400斤以上。”鑫泽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李勇说。

从靠天吃饭到智能种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桓台县的农业生产正迈向更加高效、精准、智慧化的新阶段。目前,桓台县农业农村部门已组织农技人员分组、分批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确保各项春季麦田管理措施落到实处,为夏粮丰收奠定基础。

(图/岳可华 王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