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几乎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心理需求,只是有些人对此比较敏感,而有些人在当下比较舒适的环境中没有意识到。如何才能有安全感?



安全感,除了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其实也跟自身的业力和习气有关。有的人觉得多挣钱,有一定的存款才有安全感;有的人觉得有家人关心照顾才有安全感;有的人觉得自己有地位,被人认可才有安全感;有的人觉得有个健康的身体才有安全感……

当我们从佛法的角度去探讨安全感的问题时,你会发现,其实所有人们通常认为可以带给自己安全感的东西,都是不“安全”的,都是随着时节因缘,随着种种条件变化的,钱财、名望、地位、健康等等都是无常的。



在这个无常变化的世间中,并没有什么是绝对安全的,所以,佛在《妙法莲华经》中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如果一定要在佛法找到一种安全感,那就是要有正知正见,能如实地看待无常的世间,知无我、无我所,我们就不会被假相所欺骗,认为那是真实的,内心中才不会为了那些外在的假相而起贪爱执取;不贪爱,不执取,也就不会由此而引生出各种不安和痛苦,爱别离、求不得种种让人不安定的情绪感受。



所以,只有内心安定,观察并把握好自己的心念,才能建立初步的安全感。而真正的“安全感”,是要我们透过各种虚妄境界,明见我们本来具足的清净心性,超越了生死无常,才是真正的安详圆满。

当然,如果你还不能做到上面这些,如果你能笃定自己人生的归路,比如知道自己决定可以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那这也会带来安全感。

人类所有的不安,都是因为对未知的恐惧,如果能确定自己的将来,那也就不会有恐惧了,自然就会有安全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