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诗中说:平生忆念消磨尽,昨夜因何入梦来?
很多时候,面对故去分别的人总会用梦来寄托思想,渴望在一场久别重逢的梦境里再相遇。
可我们会发现,愈是想要见到的人越是无法如愿相见。为什么逝去的亲人很少在梦里出现?
弘一法师说:亲人去世不来梦里,或者是很少来梦里,因为其界有规定,不可以没有原因的靠近。
心心念念期盼很久的故人也不曾入梦的原因,多半是因为他们深深爱着你。
01
阴阳有隔,境遇不同
按照佛教的说法,人死之后,肉身销毁,魂灵重回彼岸。
生与死之间,隔着一条名为“忘川”的河,生者在阳间,逝者在阴间。
因此,阴阳相隔,人鬼殊途。
弘一法师口中所说的“界”就是阴阳两界的区别,生者与逝者存在的界不同,所以不能经常相见。
人间有人间的法则,阴曹也有阴间的规则,生死有隔,界域不相同,也按照各界所执行的规则去遵从。
如果逝者打破它所在的界贸然去和阳间的亲人见面,很有可能会拖累阳间的亲人,让他们生病或者身体不适。
所以,在阴阳两边会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节日让亲人之间久别重逢,而普通的日子里,更多的是希望两边各自安好,不复相见。
02
生死有界,心无殊途
虽然说,人鬼殊途,但是如若心中有念想,即便隔着生死,也能有心心相印的一刻。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特别想念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在我们的梦里出现,因为心念是不受时间、空间束缚的磁场,有足够强大的心念就能感召来我们日思夜想的一切。
但从传统角度来看,无论是禅宗还是儒家都不倡导人太过“思念”。
过分的思念是一种病,它会在无形之中变成一种不可磨灭的执念,人心中一旦有了执念,看待周围的一切都会变得极端化。
就像《诗经》中所写: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一个人对于某个人的思念到了极致,就会变成病态的执念,执念太深,业障太重。也会导致生者不安,日夜不宁,影响了生活。
即便亲人已经逝去,但他们仍然希望在世者好好生活,如果因为执念影响了生者的生活,那么亲人的在天之灵也无法安生了。
03
逝者长安,生者无恙
天行有道,生死有数。
世间的一切其实都是一场轮回,如同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周而复始。
这些全都在天道的维持之下进行。
无论是富饶之地,还是贫瘠之乡,生长在土地上的人们都会经历生老病死的变化。
人活着,就是一场体验。
生而为人,活着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你的体验和感受,体验人间百态,感受春风秋雨,万物并非你所有,但是为你所用,所有的东西于我们而言都只有使用权,但没有拥有权,包括我们的生命也是用来体验而已。
大梦初醒也不过是体验一场,这一生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只是惊鸿一刹的风景,活着体验过了就不会留下遗憾。
人生须臾不过尔尔,在·这个以时间为轴的体验过程中,我们走时都不会带走一草一木,一季一风,既然只是一场体验,就不用过分纠结与执迷。
面对所求,应当学会知足;
面对别离,应当学会珍惜拥有;
在生死面前,要试着学会坦诚,好好活着,就是当下一切最好、最真的安排。
阴阳相隔,生死之间有忘川,越是爱我们的亲人,越希望我们走出思念。唯有生者无恙,才能死者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