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身即使高千丈,落叶归根也有期。对中国人而言,落叶归根是一种共识。从哪里来,再回到哪里去,这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执念。

比如很多影视剧都描述了人在死后必须回到故土安葬的情节。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在退休或老了后就回到老家生活。

少小离家老大回。哪怕故乡很贫瘠,有的人也要坚持回去,对他们来说,那里是生养自己的地方,是自己魂牵梦萦的故土。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故乡”两个字,意味深长。

但是,现代人还有多少这样的情怀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确实有道理。

工作中遇到一个老乡,他给我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小时候家里穷,靠苦读才脱离那片土地,来到大城市工作,并买房、结婚生子。

原本他以为自己这辈子也不用回去了,因为父母都接过来了,人际关系也都在本地,老家的房子卖掉拉倒。

“我原来一直在逃避,觉得那是代表我不堪出身的地方,我也讨厌老家的很多人,所以恨不得永远不要回去……”

但在他五六十岁的时候,他经常想到小时候的情景,想要回去看看,后来他就在老家盖了房子,回去住了一段时间,乐不思归,为什么?

“人是会变的,地方也在变,但水土和乡音确实感觉很亲切,睡觉很踏实,老家空气也好,住了几个月连鼻炎、胃炎等老毛病都好像好了许多。”他笑着说,“我或许就是属于那里的人,就该回去落叶归根。”



故乡是源头,也是归宿。

一个人出生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家庭,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长大,对这个人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要追溯到出生之前。

以自己的出身为耻,实际上还是势利心,是庸俗的人生观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