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成立之初,有三个师,每个师两个旅,每个旅两个团。因此,一共有12个团。那这12位团长自然也都是红军时期优秀将领中的佼佼者。其中有“三杨”之一的杨得志,独臂将军贺炳炎等等。



而说起副团长,其实他们在红军时期也都是赫赫有名的战将。其中,有两位也在后来的授衔中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第一位是杨勇

杨勇是赫赫有名的“三杨”之一,很多人有疑问,他怎么会仅担任副团长呢?其实还真的是。杨勇是湖南人,在里仁学校读书时,参加了劳动童子军,任队长。参加红军后,长期在彭老总的红三军团任职,参加了五次反围剿以及长征。红军到达陕北后,他担任过红1师、红4师政委。

其实,从时间上看,杨勇担任师级干部的时间太晚,因此在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时候,他并没有担任正职,而是做了686团副团长。团长是谁呢?就是赫赫有名的李天佑。后来主席还得对李天佑说道:“能让杨勇给你当副手,这可不简单哟!”等到第二年李天佑升任代旅长,杨勇才接替李天佑担任686团的团长。



此后,杨勇率部由晋西到达鲁西,领导开辟鲁西抗日根据地。随后呢,杨勇又先后担任任第115师独立旅旅长兼政治委员、第343旅旅长兼鲁西军区副司令员、教导第3旅旅长、鲁西军区司令员兼鲁西专署专员。

解放战争期间,杨勇成为了刘邓麾下的爱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司令员,参加了渡江战役和解放大西南的作战。

新中国成立后,杨勇曾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并成为最后一任志愿军司令员。回国后,他担任了大军区司令员,并被授予上将军衔。

第二位就是韩先楚

韩先楚是赫赫有名的一代战将,他是湖北省红安县(原黄安县)人。他是红25军出生,徐海东的老部下了。参军后,他先后担任排长、副连长、营长,直到随军长征到陕北一直都是营长。红军西征的时候,韩先楚已经是师长了,尽管这个时期也已经很晚了。

抗战开始后,红15军团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徐海东),韩先楚任该旅688团副团长。当时的团长是谁呢?他就是陈锦绣。这同样是一位猛将,可惜的是在1938年初,他牺牲在了战场上。不久,韩先楚随第129师主力南下太行,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他也调到新组建的689团任团长。



1939年起,韩先楚历任115师344旅副旅长、代旅长。1940年4月,韩先楚担任新3旅旅长兼冀鲁豫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成为独当一面的人物。

解放战争期间,韩先楚去了东北,在东北战场上他率领3纵队勇猛迅速,攻无不克,打出了“旋风司令”的名气。

此后,他更是一路从白山黑水打到了天涯海角,解放了海南岛。因此,在1955年授衔时,才有了“韩有功,中晋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