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西北大地上有两位传奇人物,刘志丹和谢子长,他们是无数人心中的英雄。

可惜天妒英才,两位老同志相继离世,留下了广阔的天地和未竟的事业。

这时,原本的三号人物高岗,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非凡的运气,一跃成为了陕北的领头羊。

1、西北王。

两万五千里长征刚刚落下帷幕,疲惫的中央红军如同迷航的船只,终于找到了延安这片安宁的港湾。

他们在这里喘息、休整,准备再次扬帆起航。

而延安,这片神奇的土地,不仅是中国革命的落脚点,更是新征途的起点。

高岗,作为这片土地的新主人,肩上的担子可不轻。

“老高,这下你可真成了咱们陕北的顶梁柱了!”有人打趣道。

高岗只是微微一笑,他知道,这既是荣誉,也是责任。

延安整风之后,他的地位更是稳固,仿佛成了西北根据地的正确化身。

人生啊,有时候真的离不开那么一点点运气。

转眼间,三十二岁的高岗已经坐上了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司令的宝座,三十六岁时更是荣升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

要知道,那时候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还在敌人的控制之下,其他大区的书记大多只是个空名头,唯有他这西北局书记,手里攥着实打实的权力。

人们开始私下里称他为“西北王”。

2、东北王。

“西北王”听起来威风凛凛,但实际上却藏着不少苦楚。

别看他在西北地界上名声在外,但在领导的眼皮子底下,再大的官也不过是个摆设。

更让高岗头疼的是,西北这片土地时刻都在国民党和小日本的严密监视之下,搞得我党的领导人头疼不已,他这个“西北王”当的也是如履薄冰。

时间一晃,抗日战争胜利了,可国共之间的争斗却愈演愈烈。

东北,这块肥沃的黑土地,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

高岗和林彪,两个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因为这场争斗被命运绑在了一起,一同踏上了前往东北的征途。

那时的东北,老大是彭真,可彭真是个文人,打仗这事他可不擅长。

东北需要的是能征善战的猛将,而这,正是林彪的强项。

于是,林彪顺理成章地成了东北的新老大。

高岗呢,他虽然和林彪之前没啥交情,但他是懂得站队的,和林彪保持一致那是必须的。

高岗这人,眼光毒辣,他很快就看出了林彪的能耐,不仅打仗是把好手,还深得毛主席的信任,前途一片光明啊。

于是,高岗动了心思,开始想办法和林彪套近乎。

林彪呢,虽然打仗厉害,但他是个不爱管闲事的主,后勤这些琐碎的事情,他需要找个能干的帮手来打理。

高岗正好就是这样一个能干的人,还是毛主席亲手提拔起来的,值得信赖。

这样一来二去,两人合作得那叫一个愉快,高岗也一跃成为了东北的第三号人物,和林彪的关系那是越来越铁。

好运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辽沈战役一结束,战争形势发生了变化,林彪和罗荣桓这两位东北的一二号人物得入关去搞平津战役。

这下好了,高岗又成了东北的老大,党政军大权一把抓,整个东北,从北到南,从东到西,都由他一个人说了算。

那时候的东北啊,背靠苏联,东接朝鲜,高岗那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全国六个大区,除了东北,都是党政军分开,至少两个人搭档管理。

唯独东北,书记、司令员、政委这三副重担,全落在了高岗一个人的肩上。

这下,“东北王”高岗,那可是名副其实的响当当人物了。

3、人生巅峰。

在建国初期,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高岗这个名字,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

那时候,毛泽东当选为国家主席,那是众望所归,而高岗,也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和运气,成为了六大副主席之一,与朱德、刘少奇等大佬并肩而立。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东北成了这场战争的后勤基地,高岗也被任命为总后勤部长,迎来了他人生的巅峰时刻。

“高部长,这后勤工作可不好干啊,你得有个心理准备。”有人提醒他。

高岗只是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放心,我高岗别的不敢说,但后勤工作,我一定给前线战士们提供最好的保障!”

他果然没有食言。在后勤总长的位置上,高岗展现出了他的干练和强悍。

他亲自督战,确保每一批物资都能及时、准确地送往前线。

在他的努力下,志愿军的后勤运输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打赢抗美援朝,两人最给力,洪大麻子和高大麻子!”彭德怀将军在战后这样评价。

洪大麻子是悍将洪学智,而高大麻子,自然就是高岗了。

高岗的一生,虽然充满了争议和波折,但他在抗美援朝中的贡献,却是无法磨灭的。

4、悲剧。

东北王高岗能干事,有魄力,在东北那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可战争一结束,国家安定了,他这东北王的日子也就不那么好过了。

为啥?

因为权力争斗这杯毒药,他高岗决定义无反顾地喝下去了。

“国家这么大,总得有人管吧?这领导权,可不得争一争?”高岗心里琢磨着。

但他也清楚,自己跟毛泽东那是差着十万八千里呢,想越过他去,那是痴人说梦。

于是,他把目光转向了毛泽东身边的那两个人——周恩来和刘少奇。

这俩人,一个是政务院总理,一个是党内的重要领导人,地位可不低。

但高岗心里那股子倔劲儿上来了,他觉得,自己也有资本跟他们斗一斗。

高岗开始频繁地在各种场合发表自己的“高见”,试图拉拢人心,对周恩来和刘少奇进行排挤。

但高岗没想到的是,他这么做,不仅没能撼动周恩来和刘少奇的地位,反而引起了毛泽东的警觉。

“高岗啊高岗,你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毛主席在心里暗暗摇头。

最终,高岗的权力斗争以失败告终,他不仅没能更进一步,反而因为自己的野心和狂妄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权力这杯毒药,终究还是把他给毒倒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