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11 月 30 日,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而形成的。二十四节气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厚重的历史意义,对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曾发挥过重要的指导作用 。大寒作为其中一员,既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也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人将太阳在黄道上的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份对应一个节气,当斗柄指向丑位,太阳黄经达到300°时,即为大寒,通常在每年公历1月20日—21日交节。作为其中之一的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具有深厚的天文渊源。这一划分方式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基本确立,是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
大寒同小寒一样,都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且大寒意味着天气寒冷到了极致。此时,寒潮频繁南下,全国多地迎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不过,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明显,在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而在南方沿海一带,全年最低气温却往往出现在大寒节气。正如《月令十二集解》中所言:“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 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精准地诠释了大寒节气寒冷的特质。
大寒时节,民间有着诸多独特的习俗。尾牙祭便是其中之一,它起源于拜祭土地公的仪式。二月二为头牙,此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年尾十二月十六日便是尾牙。
这一天,商家们会精心备办三牲粿合、五味碗等祭品,虔诚地孝敬土地公,祈求新的一年财源广进。在广东地区,还有吃糯米饭的习俗。大寒当天,人们会煮上一锅香气四溢的糯米饭,搭配腊肉、腊肠、花生米等食材,一家人围坐共享,温暖又幸福。
古往今来,大寒节气激发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唐代诗人孟郊在《苦寒吟》中写道:“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生动描绘出冰天雪地、寒气逼人的景象,让人深切感受到大寒的酷寒。宋代诗人文同的《和仲蒙夜坐》中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通过对宿鸟、断雁、北风、严霜等景象的描写,展现出大寒时节的肃杀与寂静。尽管大寒天寒地冻,但它也孕育着春的希望,是旧年的终结,更是新春的序曲。
胡振民,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宣部原副部长,中央文明办原主任,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初冬的北京,因为温度骤然下降,所以树上的叶子由绿变黄,一片一片都落到了地上,下午傍晚时分,笔者敲开了胡振民部长位于万寿路甲十五号的家门。胡部长坐在真皮沙发上,慈祥的脸上满是笑意,他气色很好,精神矍铄、风采依然,笔者与部长相识已有近二十年之久了,多年来多次去部长府上拜访求取墨宝真迹,每次胡部长都是“有求必应”,分文不取,经常和他研讨交流,看到我们谈及“中国书法申遗”的话题,胡部长异常兴奋,我们只能安静地倾耳注目,听他娓娓道来,如涓涓细流沁入心脾。
作为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数代人智慧和情感。这些技艺、表演、民俗等文化形式,即我们了解过去的窗口,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坚实基石。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汉字书写的艺术,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精神的象征。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的记录方式,更是一种情感表达、哲学思考和审美追求的综合体现。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每一种书体都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了文化传承,展现了书者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
2009年9月30日,中国书法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列入这个《名录》的“文化遗产”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个是它的文化性,我们中国书法就代表了中华文化的精华;第二个是它的传承性,即传承有序,就像我们的书法;第三个是它的濒危性,也就是有灭亡的危险。
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个没有断绝而世代传承延续的就是我们中华文脉,其中包括中华传统文化里面的书法。但是,我们又不能不看到,中国书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联合国的这个《名录》,既是对中国书法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世代传承不息的肯定,同时也是向我们敲响中国书法面临“濒危”的警钟。
从实际看,随着书法退出实用领域,随着电脑的普及随着现代AI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我们手写汉字和书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当然,我也爱好书法,也算一个老年书法爱好者吧。我觉得,我们不仅要写好自己擅长的实用书体,而且应从古文字的角度了解这些字的来历,知道我们书法文化的源流、知道我们所写这些字是怎么演变而来的,否则就可能始终处于一种“混沌”状态。(部分内容作者口述。全文经张钧、魏传峰、谢爱平、董秀曼、王天佑编辑整理。)
编辑: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