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字里行间,我们能从其中体会古时的乐趣。
从上古时期的甲骨文,演变到现在的文字,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字与字、词与词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但随着研究方法的不同,每个字的意思也就发生了改变。
有的时候,一个字是这个意思,等成为另一个字的部件时,我们也根据这个意思去猜测这个字的整体意思。但汉字的规律真是这么好找的吗?
比如“毒”里面就有“母”字,我们如何理解两字之间的联系呢?
母:象形文字
说起汉字的演变,我们了解的便是从甲骨文,到金文、篆文、隶书、草书、楷书等形式的转变,从形态怪诞到中规中矩,演变成现在我们熟知的文字。
而这个过程经历了千年,古人根据自己的方法,将汉字进行重组或者书写。
一般来说,古人造字的方法大概沿用的是汉朝的“六书”,从而造就了字正方圆的隶书。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阐述了这一理论,成为后世研究文字的经典。
尽管先秦时期就有造字一说,但东汉许慎将汉字的基本结构系统化,将其分为了象形、指事、形声、会意、假借、转注六种方法。
不过,前四种方法才是真正的造字的方法,而后面的两种可以说是在造字法的基础上沿用的用字法,也就是字体的演变使用。
在这其中,象形是六书中最为重要的方法,毕竟先秦时期的文字简单却抽象,还需要象形这种方法去判断。
那个时候的古人并不知道什么叫文字,只是将自己所看到的内容都画了下来。最简单的便是日、月、山、门等。
这些简单的字眼都是象形演变而来,就比如“日”,古时人们记载的就是圆圈里面有一个小点,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日”这个字。
还有“山”,凹凸不平的山脉,形成三角形的形状,中间高两边低。
其实“母”字也是象形文字。甲骨文中的“母”字十分具体,上边可以看成“女”,而下方是“子”。俨然就是女子侧身站立,双手抱住婴孩,哺育着自己的孩子。
而随着文字的演变,对“母”保留了具体的特征,从而衍生出母的本义“育子”。
那养孩子与“毒”有什么关系,那我们还得接着往下讲。
第二种方法是指事,通俗来讲就是象形文字上加上一个指事符号,或许这就是跟象形最基本的区别。这类方法造就的字也十分简单,比如刃、上、下等。
更令人惊奇的是“木”,添一笔便可组成“本”、“末”、“未”等,就像“刀”添一笔就变成了“刃”,十分抽象,也比较好理解。
除了这两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另外两种就需要仔细判断了,因为这一类的字多了偏旁,结构更复杂一些,若是稍不留意,就有可能弄混。
毒:会意文字
第三种方法便是形声,表面意思就是这个字中有形旁和声旁。也就是说,这个字的读音很有可能跟某个部件的读音相同或者相近。
其中最简单的一类一眼便能看出,如财、铜、冻、骑等,他们右边的声旁便是整个字的读音,很容易区分。
但在许慎的理论中,除了这些简单的组成字之外,还有一类词是需要根据义符进行分辨的,如江、急、更等。
这些演变得过于复杂的字,如果不知道古汉字的意思,很难分辨这些就是形声文字。
所以一般在研究这类词的时候,还需要去找找它们的篆文究竟如何,根据具体的形态去理解意思。
“江”这个字很明显,左边是形旁,而右边是声旁。“工”的韵声部是“ong”,而江的拼音是“jiang”。“ong”与“ang”都是后鼻韵母,读音相似。
除了这种韵母读音相似之外,其余的比如“急”,其实它的古文中包含了“及”字,也就是从心,及声。
我们只能从他们的形体结构上去探索它的声旁,音符、形符、义符都需要了解。
最后一种造字方法就是会意字,而毒其实就是会意字,那它究竟是如何演变的?
会意字与形声字不同,若是还想要根据偏旁分辨,那就大错特错了。
它是由多个字组成,可以说能够单独拆分开来,没有声旁一说。
有的会意文字十分简单,比如“焚”字,上面是“林”,下面是“火”,意思便是树木燃烧。
还有“明”字,“日”、“月”组合,散发光亮,本意便是明亮。
若文字都这么简单,那就不叫文字了。还有一种会意字,必须从它的古文字进行研究,才能知晓它的意思。
如“莫”字,我们需要能通过会意的方法了解“莫”的本意。
在甲骨文中,古人将“莫”画成上边是草,下面是日。太阳在草的下面,这种情况,也只有太阳落山才会出现,所以“莫”的本义便是日落。
在经历了删繁就简,然后简又化成繁的过程,莫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本义,成为了“不”的代名词,而“暮”字却成为了日落的代表。
还有很多与莫有关的字,它们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甚至发生了一些变化,就比如“毒”这个字。
毒、母、毋
“毒”的本义是毒草滋生,从而引申为有害的物质。
它也是一个会意字,不过它的形旁“隐身”了,实际上在甲骨文中是一个草的形状,而它本身就是毒声。
然而,不管是本义,还是引申义,它好像都跟“母”这个字无关。
而实际上,“毒”下面的字最初是个“毋”字。随着文字的演变,或者是想要删繁就简,“毋”就变成了“母”这个字。
在古代,这两个字实际上是一个字,代表着一个意思。不管是写“毋”,还是“母”,都是育子的意思。
然而,为了区分,毋的意思发生了改变,虽然它是“母”省声,但它的本意发生了改变,变成了禁止的意思,还有不、没有的意思。
在甲骨文中,“母”的形态是跪立,而“毋”的形态是一个人举手示意,好像在拒绝的意思。两者都是以女性形象出现,体现先秦时期的母系社会。
古代有一种“母(毋)”姓,从复姓“胡母(毋)”演变而来,其中胡指的的是胡公,他所管辖的地方被封为“母(毋)乡”。而后便有了“胡母”的姓氏。
而“毒”俨然与“毋”的关系大,我们自然能了解其中的意思,可能主要的意思就是有毒的东西就不要接近了。
有的时候,古人为了写作方便,会将点写成一横,也或者将横写成点。毕竟行书、草书洒脱不羁,还是有可能发生字形的改变的。
所以说,母爱这么伟大,怎么可能与“毒”有关系呢?
总之,“母”其实是“毋”的简化体,古文也经历了从繁到简的过程。从殷商甲骨文的成熟期,到汉代隶书的巅峰期,到现在文字的稳定期。
许多专家学者依旧在对我们的文字进行研究,除了造字法,还有文字的沿用、引申,这就涉及到假借与转注了。在这一过程中,又出现了同义不同形的通假字。
这也是文字的一种演变方式,若是没有这个,可能引申义就要少了。
原来文字的发展如此有趣,你们还知道有什么字有相似的情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