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传下来的“安胎圣药”,果然名不虚传!



临床治疗妊娠病,诸医多用白术、黄芩二药,多因其乃古人称之“安胎圣药”,妊娠诸症,皆加此二味方感满意。

白术、黄芩为何为安胎圣药呢?盖妇人妊娠,气血为本。脾胃者,后天之本也,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无以生血,血虚则无以养胎,胎失所养,故动也。白术者,燥湿以健脾,脾健则气血盛而胎自安,故胎动可愈。妇人妊娠,热盛者多见,脏热则血热,热则胎动。黄芩者,清脏热也清血热,此乃黄芩安胎之理也。故《丹溪心法》指出:“妇人有孕则碍脾,运化迟而生湿,湿而生热,古人用白术、黄芩为安胎圣药,盖白术补脾燥湿,黄芩清热故也。”一语中的。

值得注意的是,白术、黄芩安胎并非全能,如遇阴虚火旺者,白术温燥实属不宜,若证见阳虚寒凝者,黄芩又为不适。

其实临床安胎之品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如熟地、寄生、续断、杜仲、菟丝子,皆补肝肾以安胎。黄芪、党参、山药、当归、阿胶皆补气血以安胎。砂仁、苏梗亦因其理气而不破气,故常用于治疗妊娠有气滞者,或因腻药太过,不得已而兼用之,但用量轻微。

由此可见,世无安胎圣药,贵在辨证用之。若无论虚、实、寒、热,术芩兼用,参芪共投,则非中医辨证之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