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的天敌找到了,内痔外痔一起消,一辈子不用割痔疮!
其实,关于痔疮的方子,已经分享过很多了,有正儿八经的验方比如槐角丸,乙字汤,槐花散,也有一些偏方,有的适合内痔,有的适合外痔,对于这些方子,反馈有效的还是挺多的,今天,再分享一个方子,这个方子的好处是,对内痔,外痔同样有效,能一起消掉。
这个方子叫清草饮,是国医大师陈民藩的方子,陈民藩老师在肛肠领域的造诣颇深,著有《肛门科临床手册》,《肛门常见病临床治疗》,陈老的消痔方是历经无数效果验证过的,效果自然是杠杠的,方子如下,赶紧拿笔记一记。
清草饮:夏枯草15克,鬼针草15克,苎麻根15克,白芷10克,甘草6克,黄连3克,黄柏9克,枳壳9克,丹皮10克,瓜蒌仁15克。
消痔之前,我们要搞清楚,“菊花”为什么会长痔疮?在中医看来,痔疮最大的原因就是下焦湿热。湿热不断聚集在肛门大肠,就会阻碍肛周直肠的气血运行,久而久之长出一团瘀血肉球,这就是痔疮,这个肉球长在肛门外面就是外痔,长在肛门里面就是内痔,内外都长就是混合痔,痔疮一发作就会痒,痛,肿大,一旦破溃就会便血。
夏枯草,春天生长,夏至枯萎,故而得名夏枯草,它既是野菜也是中药,跟车前草一样,喜欢长在路边或者路中间,生命力很顽强,这个草有什么作用呢?它是一味很好的清热药,归肝,胆经,清热泻火,擅长清肝火,散郁结,消肿痛。
鬼针草,也叫婆婆针,不认识的把它当杂草,认识的说它是珍宝,鬼针草药性甘,淡,苦,微微有点寒,是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良药;黄连,大苦大寒,古谚语有:“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它苦寒的特性最适合清热泻火;
方中还有一味黄柏,它主要作用下焦,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能清热燥湿,再一方面能泻火除蒸,最后还能解毒疗疮,这四味药联合起来,痔疮的源头病根湿热就清理干净了。
湿热解决了,滋生痔疮的源头就消灭了,接下来再消掉已经长出的痔疮,我们说痔疮病灶就是一团瘀血肉球,所以消痔就是活血化瘀。
丹皮,又叫牡丹皮,就是牡丹花的根,药性苦,辛,有一点点寒,丹皮是理血的,凡是有血症,都可以用到丹皮,它能够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你像痔疮病灶的组成就是瘀血,再加上湿热,而丹皮刚好就能清血热,退虚热,散瘀血,这就把痔疮的组成成分都能清理掉了;苎麻根是丹皮的助手,根部入药,能凉血止血,清热解毒,辅助丹皮来为痔疮消肿止血,使痔核萎缩消散。
痔疮发作时会肿痛,还有引起便秘,所以消痔之余还要消肿止痛,行气通便才好。
瓜蒌仁,就是瓜蒌的种子,有什么用处呢?首先它是种子药,种子油脂多,所以能润燥滑肠,同时它药性甘,寒所还能清热化痰,消肿止痛,适用于肠燥痔疮引起的便秘;
枳壳是理气药,能行气宽中,理气行滞,也是改善痔疮患友的便秘,促进排便的,白芷是祛风止痛,消肿排脓,痔疮的肿痛,感染脓肿就需要白芷来解决清理。
最后,一味甘草作为全方和事佬,调和主要,缓和药性,再照顾一下脾胃,方子就完整收官了。
清草饮的消痔疮的思路很简单,先清湿热灭掉痔疮病根儿,再活血化瘀摧毁痔疮病灶,最后再消肿止痛通便,消除痔疮并发症。适合热毒内蕴引起的外痔,内痔发炎,肛周生疮。辨证为肛周结块,痔疮急性发作,肿大,触摸疼痛,痔疮地质硬,或伴有恶寒发热,身体困倦,食欲不振,大便秘结等。
1、如果痔疮出现便血的情况,可辨证在远方基础上加适量地榆、侧柏叶,消痔的同时增强止血的作用;
2、如果痔疮以肛门瘙痒为主要症状,则需要在远方基础上辨证加适量蝉蜕、蒺藜,强大消痔止痒的效果;
3、如果痔疮引起的便秘,大便干结情况偏重,那就需要在原方基础上辨证加适量火麻仁、郁李仁等,消痔同时促进排便。还需要提醒下,这个方子在痔疮方子中,药性算是比较猛一点的,所以消痔的效果会更好一点,建议按7天为一个周期服用,不建议长期用,同时孕妇,女性经期,还有儿童不可滥用,需在中医指导下使用。
最后,愿所有的有痔之士,无痔一身轻,免除手术之苦!!
温馨提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自行购药服用存在风险,请务必在专业中医指导下,根据个人自身症状辩证加减开方,切不可盲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