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时节,气温逐渐攀升,雷雨增多,草木繁茂,大自然正式从春天的生机萌发转向夏天的热情奔放。立夏不仅是气候的分水岭,更是古人眼中关乎健康的重要节点。中医认为,夏季对应人体的“心”,而暑热、湿气、寒邪等外邪容易趁虚而入。因此,民间流传着“立夏养生,全年安康”的说法。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立夏时节的养生习俗,助您顺应时节,安稳度夏!



一、吃5宝:补足营养,清热解暑

立夏后气温升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容易出汗耗气,饮食需以清淡、补水、养心为主。老祖宗总结的“立夏5宝”,既是时令美味,又是养生良方。



1. 樱桃——补血养颜的“红宝石”

“立夏见三新,樱桃、青梅、麦子香。”樱桃是立夏时节的首选水果。它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C,能补血益气、增强免疫力。中医认为樱桃性温,可健脾和胃,缓解夏季食欲不振。



2. 苦瓜——清热降火的“君子菜”

“夏日吃苦,胜似进补。”苦瓜虽味苦,却被称为“君子菜”,因其与任何食材同炒都不会将苦味传给对方。苦瓜中的苦瓜苷能清热解毒、增进食欲,是应对“苦夏”烦躁的天然良药。



3. 绿豆——消暑解毒的“救星”

绿豆汤是夏季消暑的经典饮品。绿豆性凉,能清热解暑、利尿消肿,尤其适合缓解口干舌燥、小便短赤等暑热症状。煮绿豆汤时加少许陈皮,还可健脾祛湿。



4. 苋菜——补钙护心的“长寿菜”

民谚道:“立夏吃苋菜,热天不中暑。”苋菜富含钙、铁和膳食纤维,其红色汁液有助清热解毒、促进排毒。凉拌或煮汤,都能保留其鲜嫩口感。



5. 鸭蛋——滋阴润燥的“天然补品”

江南地区有“立夏吃鸭蛋,石头能踩烂”的俗语。鸭蛋性凉,能滋阴润燥、清肺火,尤其适合夏季易上火的人群。咸鸭蛋还能补充因出汗流失的盐分。



二、防3邪:避外邪入侵,护身心平衡

夏季阳气外浮,人体腠理疏松,外邪易侵袭。立夏养生需重点防范以下三种“邪气”:

1. 防暑邪:警惕“高温杀手”

暑邪伤人,轻则头晕乏力,重则中暑昏迷。建议:避开正午高温时段外出,外出时戴遮阳帽、备清凉油;常备藿香正气水、酸梅汤等解暑饮品;运动后忌立刻冲冷水澡,以免毛孔骤闭,热气内蕴。

2. 防湿邪:远离“黏腻困扰”

夏季多雨潮湿,湿邪易导致头身困重、食欲不振。建议:避免久居潮湿环境,衣物被褥勤晾晒;饮食中加入赤小豆、薏米、冬瓜等利湿食材;适当运动排汗,但忌大汗淋漓耗伤阳气。

3. 防寒邪:别让“贪凉”伤身

许多人夏季过度依赖空调、冷饮,反而导致寒邪入侵,引发腹泻、关节痛。建议:空调温度不低于26℃,避免直吹;少吃冰镇西瓜、冷饮,可喝常温绿豆汤或柠檬水;睡前热水泡脚,驱散体内寒气。



三、喝1茶:一杯解暑茶,清凉过盛夏

立夏后饮茶养生,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提神醒脑。推荐一道简单易制的“三花清凉茶”:

配方:金银花5克、菊花3克、茉莉花2克、薄荷叶2片、冰糖少许。

做法:将材料洗净后沸水冲泡,焖5分钟即可。

功效:金银花清热解毒,菊花清肝明目,茉莉花理气开郁,薄荷提神醒脑。此茶适合午后饮用,能缓解暑热引起的烦闷、困倦。

立夏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通过“吃5宝”补益身体,“防3邪”抵御外侵,“喝1茶”调和身心,我们既能传承传统文化,又能为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本文由“秀厨娘”原创,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