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咖啡/素材,伊河生活/整理,故事情节有虚构,勿对号入座】
1981年10月的一天下午,提干两个月后,我探亲申请终于批下来,我匆匆收拾好
行李,就迫不及待坐上了返回家乡的火车,没想到到家之后遇到了诸多的惊喜。
第二天下午炊烟弥漫村庄的时候,经过了漫长的火车和长途汽车的颠簸后,疲惫的我终于回到离别三年的赵家洼村。
我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吱扭扭”,我缓缓推开了家里的院门,提着大包走进院子。
爷爷和父亲坐在院子一角说话,看到我进入院子,他们俩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父亲看着渐渐向他走来的我问道:“解放军同志,你找谁?”说话的功夫,爷爷也向我走来,吃惊地看着我。
“爹,我是铁柱啊!”“啊,你是铁柱?
父亲的高嗓门的问话声音,顿时把母亲和弟弟从屋子里吸引了出来。
“爷爷,我真是铁柱,你们不认识我了?”“啊呀,真是我的老大儿啊……我的铁柱唉!”母亲拉住我的胳膊就哭了起来。
爷爷颤抖地抚摸着我的脸和身上的军装,他的眼睛湿润了:铁柱啊,你当兵三年,怎么变化这么大啊,长这么高。如果不是你说话的声音,我们真不敢认你啊……
我们家院子里非同寻常的声响,顿时吸引了东西两院的邻居……叔叔伯伯大娘婶婶,他们闻声来到了我们家。
“铁柱从部队上回来了,你当兵的时候才一米六,现在怎么长这么高啊,有一米九多了吧。如果走在外面,我们根本不敢认你……”邻居二叔的话,把大家的思维拉回到三年前的1972年11月。
1978年我16岁,作为家中老大儿子的我,听到部队征兵的消息,忍不住内心的激动,跑回家就把这个喜讯说给了父母。
在此之前,父母曾不止一次和我说,等部队来征兵的时候,就把你送到部队上。
父母的话正合我心意,他们也知道我想当兵的心思。父母让我当兵最初的想法,就是我家生活条件太差,我下面还有弟弟妹妹,我当兵走后家里就少负担一个人吃饭。
他们都知道部队上能吃饱饭。
但是,到了公社卫生院外观目测那一天,却出现了意外情况。
接兵的军人和武装部的同志,在查看一排排青年走路时,我就听到旁边有人说,把那个子矮的叫出来,于是,我被喊出队列的。
我家有一个尺子,体检前我量过,自己的身高刚刚过一米六,但当兵心切,仍然抱着幻想和生产队的几个报过名的青年一起来体检,只是没想到刚开始检查就被叫了出来。
但由于那一天应征青年少,我虽然也被叫了出来,但后来作为候补青年跟着完成了体检。
所幸所有的检查项目,没有发现不合格的现象。大队民兵连长回来后对我父亲说,你家老大运气真好,体检这一关算过了,接下来上面主就要来家访了。
果不其然,一个星期后,武装部和接兵干部到我们村体检合格的两户人家走访完后,最后一个到了我家。
令人意外的是,当武装部和部队上的同志,看到我爷爷和父亲的身高都在一米八以上时,当即决定把我接走。事后我从民兵连长那里听说,部队上的同志一开始嫌我个子矮,但看到我爷爷和父亲个子那么高(一米八左右),就认为我才16岁,到部队很快就会长高的,于是,我有惊无险地成了一名新兵。
到了部队上,我惊奇地发现,连队的伙食比家里吃得好多了,最起码每周都能吃到肉。
我们坦克连的伙食,比和我们同一个镇上另外一个炮兵部队好一些。刚开始我以为是伙食费比他们高,后来才知道,我们连队养猪种菜搞得好,隔一段时间,炊
事班还会包包子,就是那种猪肉萝卜或者猪肉白菜馅的大包子,每次吃包子,我这个小个子一顿能吃18--20个。
我吃得这么多,关键是那个时候我们的体力消耗大。
到了老兵连之后,连队每周都要组织3公里长跑,每半个月跑一次5公里,作为一名坦克兵,我们每天都要和铁疙瘩打交道,无论是车场日还是维修坦克,都特别费力气。
记得1979年团里搞坦克兵业余文体活动,组织举坦克履带板比赛。
59式坦克履带板一块大约20公斤左右,连队把两块履带板用铁丝捆到一起比赛。
刚开始时我使出很大的力气,勉强能搬离地面,班长说我个子矮,体力跟不上,于是,就给我单独“吃小灶”----搞单双杠和伏卧撑训练,如此坚持了三个月,我的体力上来了,饭量也上来了,没想到身高一下子长了十多公分。
后来,再搞举履带板比赛,我也能像其他战友那样,一次举起两块履带板,虽然说我在全连举履带板比赛中仅夺得过第三名,但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由于训练量大,伙食又能跟上,我的身高在入伍的第二年就长到了一米七五,到了这一年的年底,就长到了一米八四,第三年长到了一米九三左右。
然而,这个时候我却遇到了一件麻烦事。
因为我的身高太高,坐到坦克车里直不起腰,非常难受,后来,连队就把我从战斗班调到炊事班,让我养猪。
但此时的我认为,虽然岗位调整了,但我不能自暴自弃,而要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
于是,我在喂猪的这一年,除了一日三餐用心把连队的猪喂好,经常骑着三轮车割草,用心清理猪圈卫生,结果,在全团养猪比赛中,我养的猪不仅膘肥体重,而且当年还产下了两窝23只小猪崽。
我没想到,连队当年给我记三等功一次。
更令我没想到的是,1980年我们军范副军长到我们连队蹲点两个星期,对我因为个子太高,从战斗班优秀战士,到合格的喂猪战士的经历和事迹十分赞赏。
后来,团里上报我为典型,军宣传处的新闻干事来专门采访过我,我的事迹上了军区《战斗报》。
1981年的5月,我破格由战士直接提升为排长。
当兵三年我一直没有探过亲,我趁着提干向连长提出了探亲的申请,连长很快就
批准了我探亲的申请,这才有了文章开头一幕。
我到家后,父母很快就感到这三年我的变化:早上不用喊叫,天不明就起床打扫院子卫生;我到家后厨房的水缸始终是满的;每顿饭我都是第一个吃完饭,饭后不用催促主动把一家人的碗洗干净;衣服脏了自己洗,同时还把家人的衣服一起洗……
我的这些变化,逐渐在全村传开了,还成了父母教训孩子的模板。
家人和邻居都对我入伍前后身高和日常做事的巨大变化感到不可思议,父母看着我一米九三的大个子,禁不住感叹,部队真是培养人。
然而,就在我探亲的第7天,一个婶婶来到我家,跟父母说,想给我介绍一个漂亮的姑娘。婶婶说,这个姑娘的个子有点高,因为这一直找不到人家。
第8天,婶婶领着姑娘到了我家。听了介绍我和父母才知道,姑娘叫姬芸霞,父亲是县上一个干部,家里条件很好,但就因为姑娘个子太高,在县城找不到合适的婆家,因此一直单着。
我提干后探家的种种消息传扬开来后,传到了姬芸霞家人的耳朵里,他们家托人来说媒,于是就有了婶婶上门的一幕。
经过几天的接触,我发现姬芸霞这姑娘是挺好的一个人,善良、朴实,也很勤快。
姑娘说,体校曾让她去打过一段时间的篮球,但试过之后,她自己感觉不是打球的料,跑不动,于是就调整到了后勤办公室。
姑娘大了要寻婆家,可她和好几个小伙子见面后没了下文,媒人说男方家嫌她个子太高。
父母为她的事愁得寝食难安……
我和姑娘由相识到相爱,1983年,我和姬芸霞结了婚。结婚那天,我们两个大高
个的婚礼,县上和公社都有领导参加,县广播站还播出了我们婚礼的新闻稿……
因为当兵,我才有了美好的人生起点;因为提干,我的人生才有了高个子的人生。
生活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注脚,参军入伍,成为我此生最重要的注脚。
【素材来源于素材提供者,个别细节虚构处理。图片源自网络,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