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杜聿明被俘后被押送往北京功德林监狱。来到监狱的第一天,当他在监狱里看到刘镇湘的时候,竟然吓了一跳,说:“你不是已经阵亡了吗!”。
能在这里见到杜聿明,刘镇湘也是很意外,忙说:“他们攻进碾庄后,我便被俘了!”
而杜聿明之所以以为刘镇湘阵亡,全都是杨廷宴告诉他的。杨廷宴是第七兵团25军副军长,在黄百韬阵亡后,杨廷宴乔装从碾庄逃回,并见到了杜聿明。之后,杜聿明向他询问刘镇湘的情况,他说当时到处都是解放军,黄百韬让他们分头突围,但刘镇湘军长竟身穿大礼服佩戴勋章,带头冲锋,最终英勇战死。
杜聿明见杨廷宴说得很生动,再结合他对刘镇湘的了解,觉得很合理,于是便相信刘镇湘真的阵亡了。
而在功德林见到刘镇湘后,杜聿明赶忙向他询问情况。询问后得知,当时刘镇湘穿着大礼服佩戴勋章,带头冲锋的事情都是真的,只是他最后并没有战死,而是被俘。
冲锋时竟然还身穿大礼服佩戴勋章,那刘镇湘究竟是怎么样的人呢
刘镇湘虽然叫镇湘,但他却不是湖南人,而是广西人。在18岁的时候,刘镇湘考入了黄埔军校。当时他非常幸运,因为他入学第二年,便赶上了周总理便筹建叶挺独立团,之后他便选入叶挺独立团。
在北伐中,刘镇湘迅速成长起来,成为了叶挺特务连的连长。后来,刘镇湘又跟随叶挺独立团参加了南昌起义。部队在南下广东的途中,叶挺独立团被打散了,而刘镇湘也因受伤掉队了。
受伤后,刘镇湘为了躲过追兵,便一直往西北走,一直走到了四川。到四川的时候,他已因疲劳,几近支撑不下去了。好在当地的一个老奶奶收留了他,给他提供了落脚的地方。等刘镇湘缓过来后,便回到广西老家休养了。
回到老家后,无事可干的刘镇湘觉得非常无聊。闲不住的他得知老乡陈济棠在粤军效力后,便决定加入粤军。也是从这一刻起,刘镇湘的命运发生了改变。要是他当时坚定的选择党组织,然后去找红军,后期的发展肯定不可限量。要知道,后来评上元帅的一零一,在南昌起义时也只是连长,而大将许光达和粟裕在南昌起义时也只是班长。
所以说,这一次的选择,为刘镇湘后来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刘镇湘加入粤军后不久,陈济棠便下野了,这下子,刘镇湘又混不下去了。在他为前途苦恼的时候,他突然想到自己有一样东西没有使用,那就是自己的黄埔身份。
之后,他便带着毕业时校长发的佩剑去找校长。当时蒋校长正寻找黄埔生为自己所用,因此接见了刘镇湘。在交谈中,刘镇湘主动表达了忠心,也是从这之后,刘镇湘得到了重用。之后,他被派去湖南任职。抗战期间,他在湖南担任团长,多次率部重创日军。后来在保卫家乡的战斗中,他更因为重创日军,成为了家乡里妇孺皆知的英雄。
后来,刘镇湘虽然官做得很大,成为了军长,但却无法成为嫡系将领,而这一切,都和他的家庭有关。
刘镇湘家里兄弟姐妹众多,和刘镇湘不同的是,他的几个弟弟妹妹都加入了地下党。可以说,刘镇湘在家里就是被党组织包围,也是因此,刘镇湘后来得不到高层的信任。
淮海战役时期,刘振湘担任64军军长,归属于黄百韬集团。在淮海战役中,刘镇湘是个顽固分子,当黄百韬集团撤退到碾庄时,刘镇湘便第一个出来表态,要在碾庄和我军决一死战。
后来,当黄百韬集团被围于碾庄后,他更是发话:要打就打,快些决战,到处黄土可埋白骨。之后,他便率领他的64军在碾庄和我军决战。而他的64军也是黄百韬集团里,坚持得最久的一支部队。
在黄百韬阵亡前,他对刘镇湘交代:“我老了,而且多病,做俘虏我走不动,而且难为情,我死之后,使别人还知道是忠心耿耿的人,或可使那些醉生梦死的人醒悟过来,你年龄还轻,尚有可为,希望你能突围出去!”
黄百韬的阵亡,对刘镇湘的打击很大。而后,他便穿上将军礼服,佩戴勋章,换上新帽新靴,整了整衣冠,带着部队冲锋。不过,他没能冲出包围圈,被我军俘虏了。而后被送到功德林监狱改造。
在功德林监狱里,刘镇湘依旧非常顽固,拒绝改造。而在功德林监狱里,他最出名的事情便是中日小煤山大战了。
那一天,刘镇湘正挑着煤炭,此时3个日本战俘却在旁边悠闲地打着网球。对此,刘镇湘很看不惯,心里嘀咕着:凭什么我在干活,几个日本鬼子却在打球。之后,心里不爽的他便和3个日本鬼子打了起来。在一番打斗中,以一敌三的他不落下风。后来,很多人也过来支援,一群人狠狠地打了三个日本鬼子。
此后,因为思想顽固,不愿改造,直到1975年,他才被特赦,成为了最后一批被释放的人员。
刘镇湘从南昌起义的连长,到功德林战犯,这一路过来,他经历了很多。他前后人生轨迹改变如此之大,全都是因为他回到老家之后做出的那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