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的一天,许世友正在办公室工作,突然一个电话打了进来。

他接起电话,对面传来了尤太忠的声音,只听尤太忠说:“司令,这是什么情况,这就是你办的事?”

许世友办了什么事让尤太忠这么激动?



尤太忠参军

1960年,当时的尤太忠还是开国少将,也还是27军的军长。27军隶属于南京军区,他也是许世友手下的一名得力干将。

他和许世友性格差不多,都是很重感情的人。而且和许世友一样,他也是河南人,只不过许世友是河南新县人,他是河南信阳人。



但两人同属大别山地区,都是大别山出来的子弟。尤太忠参军时间比许世友要晚,他的年纪也比许世友要小,但两人都是一个部队的。

红军时期,两人同属于红四方面军。只不过尤太忠参军的时候,许世友已经是团长了。



在部队中,关于许世友的传说可是非常多。有人说许世友是少林高手,会飞檐走壁,还会用气功和内功。也有人说,许世友是个酒和尚。

甚至还有传言,说许世友是因为喝酒喝多了,才被逐出少林寺的。



对于军中流传的这些,许世友自然也听到过。但他生性豪爽,对于这些流言从不计较。他在军中的战功,是自己在战场上拼杀而来的。

在数次反围剿作战中,他参加了七次敢死队,其中还有两次担任了敢死队队长。他的勇武,在军中是数一数二的。



尤太忠参军之后,自然也是十分佩服这个前辈的。虽然许世友不认识他,但许世友却是很多新兵心中的偶像,是他们的榜样和目标。

尤太忠参军之后不久,就遇到了红四方面军被迫转移这件事。当时上级决定向着川北转移,很多人对此都有不同的意见。



红四方面军的大别山子弟非常多,根据地也是在大别山附近。大家即便参军了,离家里也不远,有什么情况都能很快知道。

但要是去了川北,那里离家千里之遥,意味着他们要远离家乡和亲人。很多人的情绪都不高,也不愿意离开家乡。



但尤太忠却劝大家,谁都不想背井离乡,上级做这个决定也是被迫的。如果大部队继续留在这里,那等待我们的只有被消灭这一条路。

为了保存实力,也为了更好地进行革命,部队转移是必须的。但有朝一日,我们终究会打回来,重新解放这片土地。



在尤太忠的鼓励下,战士们的情绪好了很多。上级发现之后很惊讶,原来这个从不惹人注意的新兵还有这样的能力。

在后来挺进川北的时候,他跟随部队边打边走,一路克服了种种障碍。在战场上,他表现非常勇猛,因此得到了上级的表扬。



尤太忠和27军

在革命年代,尤太忠的表现非常优秀。解放战争的时候,他隶属于第二野战军,许世友隶属于第三野战军。

这两大野战军的将领,很多都是从红四方面军出来的,所以两大野战军的关系一直不错。在解放战争的时候,两大野战军联手御敌,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等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作为12军34师的师长,还参加了抗美援朝的战役。在第五次战役中,他参加了追歼土耳其旅的战斗。

等从朝鲜战场回国之后,他被任命为12军副军长。55年大授衔的时候,他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到了1957年,他来到北京高等军事学院深造,在毕业后被调任27军副军长,两年后升任军长。

27军是一支拥有光荣历史的部队,前身是八路军胶东军区的地方部队。在山东的八路军主力进军东北之后,剩下的部队被改编为华野九纵。

九纵第一任司令员,就是咱们的许世友将军。



华野在山东经历了多场苦战,九纵一直都是他们的攻坚主力。无论是在孟良崮战役中的强攻张灵甫,还是在济南战役的攻坚战,都表明了这支部队强大的战斗力。

在淮海战役中,这支部队还参加了围歼黄百韬和杜聿明的战斗,是华野当之无愧的主力部队。



朝鲜战争爆发之后,27军跟随第九兵团入朝,参加了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

在长津湖战役中,27军全歼了美军的北极熊团,甚至还缴获了他们的团旗。1952年,随着朝鲜战场战事缓和,27军也被调回了国,被安排在无锡驻防,归属南京军区管辖。



27军本就是许世友的老部队,如今能重回南京军区,许世友也非常高兴。

尤太忠和许世友也不陌生,他来到南京军区之后,就开始琢磨怎么能改善部队的情况。当时正值三年大灾害时期,国民经济困难,军区也无法保障供应。



给许世友打电话

为了能保障军区物资供应,他在中央的指示下,开始带领部队搞农业副生产。

在他的带领下,军区不断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养殖牲畜,逐渐摆脱了灾害带来的困难。为了建设现代化军队,他改进部队的训练方式,使部队的战斗力提升了很多。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为了加强北京军区的防务力量,27军奉命驻防石家庄。尤太忠率军北上,许世友自然全力支持。

因为他们此去是要保卫首都的,所以在临走之前,许世友对尤太忠殷切叮嘱,让他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及时提出,自己一定想方设法给他解决。



然而等到了北方之后,尤太忠还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

27军原本驻防无锡,生活在江南鱼米之乡,气候从来都是温暖湿润的。突然来到北方,对北方的天气干燥寒冷的天气很不适应。

不仅如此,战士们还吃不惯北方的面食,来了北方之后总是生病。



北方大米产量少,战士们没有足够的大米吃,身体素质明显下降了不少。尤太忠没办法,只好给自己的老领导许世友打电话,向他求助棉衣和大米。

对于尤太忠的求助,许世友二话没说表示,大米和棉衣南京军区都给27军免费提供。



这可让尤太忠高兴坏了,有了南京军区提供的大米,战士们起码不用再受饮食的罪了,训练的时候也就有力气了。

许世友也不墨迹,挂了尤太忠的电话之后,就将后勤部门的人叫了过来,让他们准备足够的大米和厚棉衣,给27军送过去。



27军毕竟是南京军区出来的,大家都知道许司令疼27军。所以后勤部长二话不说,将所有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很快就将大米和棉衣调出来了。

但许世友并没有告诉他,这些大米和棉衣是要送给27军的。所以后勤部长将这些东西装车之后,还将他们的财务也派了过去。



物资到了之后,尤太忠这边正高高兴兴领物资呢,谁知道突然有人过来和他报了个价格,让他付钱。这可把他气坏了,老首长不是说免费送吗?怎么能出尔反尔呢?

一气之下,他拿起电话打给了许世友,质问他为什么说了免费送,却还要派人来收钱。



许世友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赶紧将后勤部的领导叫来骂了一顿,问他们是怎么做事的?

后勤部的人觉得,当时许世友没有特意说要将物资送给27军,他们就以为是要收钱的。毕竟27军现在已经不属于南京军区了,怎么还能理所当然用南京军区的物资呢?



许世友听了这话之后,又狠狠地批评了后勤部领导一顿。

他说,即便27军离开了南京军区,那也是从南京军区出去的部队。他们都是自家的部队,自家的部队需要粮食,自然不能要钱的。

随后,在许世友的干涉下,南京军区后勤部的人便回去了。

参考资料
“第一猛虎军”走出多少猛将, 2016年03月05日,光明数字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