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五十年代,新中国正值百废待兴的时候,每一位党内爱国人士都纷纷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而曾有“双国籍将军”之称的叶飞,也在其中。

1953年,叶飞开始担任福建省省长、南京军区副司令等多项职位,在当时可以说是身兼多职,位高权重。


叶飞将军

有一天,他突然收到菲律宾老家大妹妹寄来的家书,这让已经离家三十多年的叶飞激动不已,谁知,当他颤抖着双手缓缓打开家书时,才知道原来大妹妹是来找他借钱。

叶飞一时间为难不已,在考虑许久后,拒绝了大妹妹的请求,此后两人便断了联系,直到1989年,两人再次见面……

少时离家

叶飞(原名叶启亨)5岁的时候,就同7岁的哥哥一起,被父亲狠心从菲律宾送回了中国,交予养母教养,这是叶飞的父亲在菲律宾入赘时,提出的唯一一个条件。

叶飞的父亲叫叶荪卫,原籍是福建人,从小在农民贫苦家庭出身的他,为了让以后家里的日子好过一些,在1900年毅然离开老家福建的妻子,赶着下南洋的热潮,到了菲律宾寻找赚钱的机会。


叶荪卫一家人

人生地不熟的他,在刚到菲律宾的时候,基本做的都是苦力活,那时候菲律宾的华侨并不多,而叶荪卫就靠着帮人收椰子来赚钱。

有一天,叶荪卫到了菲律宾的奎松省地亚望镇附近的椰林,在收椰子的过程中,邂逅了一个十分可爱的女孩,叫麦尔卡托。

麦尔卡托像很多菲律宾女孩一般,虽然个子并不高,但她大大的眼睛、直爽又乐于助人的性格,却深深地吸引住了叶荪卫。

麦尔卡托家有一片椰林,虽然她当时只有15岁,但是却已经能够经常帮着家里打理生意,随着两人在工作中来往逐渐增多,慢慢地,麦尔卡托也对叶荪卫动了心。

一来二往,结婚这件事就自然而然地被提上了日程,虽然当时的叶荪卫在中国已有妻子,但在那个年代,这也是普遍的现象。


图片来源网络

只是,两人要成婚这件事,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一方面,在当时,如果叶荪卫真的娶了个菲律宾土著人,很容易被同胞看不起。

这方面,叶荪卫知道,但是他也不在乎,毕竟那些都是面子上的问题,没有也没事。

但另一方面,由于麦尔卡托的家人都是天主教徒,对通婚对象上有着严格的要求,除非叶荪卫叶也成为天主教徒,同时还要入赘麦尔卡托家族,两个人才有结婚的可能。

对于这方面,叶荪卫很是烦恼,他明白天主教徒的规矩是没法变更的,但他自己作为地道的中国人,也不可能就此让叶家的香火在他这里断了。

于是再三思考后,叶荪卫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他同意入天主教,但是他与麦尔卡托生的前两个儿子,要送回中国。

如果这个要求拿到今天来说,那作为麦尔卡托家族肯定是很难同意的,但那个时候,对于很多家庭都有5个以上孩子的时代,麦尔卡托的家里人欣然答应了叶荪卫的条件。


叶飞福建故居

1914年5月,叶荪卫的二儿子叶飞出生,但由于年纪小的缘故,并未立即送回国,而是等他长到5岁的时候,他与7岁的哥哥才踏上回中国的路。

对两兄弟来说,虽然父亲叶荪卫从小也教二人说中文以及讲中国文化,但二人的心中仍旧对中国无比陌生。

好在这些年来,叶荪卫虽然在菲律宾再婚,但是仍旧没有忘记发妻,他们不仅相互之间有信件来往,同时叶荪卫也时常寄回去一些钱财。

而叶荪卫将两个孩子送回中国,一方面是为全了叶家传宗接代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有个儿子回去陪伴发妻,他相信,以谢氏的胸襟,必然是能够容得下这两个孩子的。

果然,发妻谢氏在知道叶荪卫的想法后,虽然心中对丈夫有着不舍,但对于两个孩子的到来仍旧是无比欢迎的。



此后,叶飞两兄弟就在中国开始生根,那时候,刚到中国,兄弟两人虽然生活上有着养母的照顾,但在外面,两人仍旧是两眼一黑。

两个小男孩,每天早上天还不亮,就相互陪伴着走十多公里的山路,去学校上学,放学后再一起相约回来。

在学习上,虽然他们的中文都说得不太顺畅,但是英文基础很不错,这点倒是让教书老师很是欣喜,加上两人在学校里读书也很是努力,因此长大一些的时候,在小学老师的推荐下,两人走出农村,到了厦门去上中学。

大妹妹的来信

在中国文化的浸染下,两兄弟对祖国慢慢生出了报国之情,实际上,在菲律宾的时候,叶荪卫就时常对兄弟俩讲中国的英雄人物。


郑成功

叶荪卫离开中国的时候,他就对两兄弟说:

“家乡出过两个人物,一个是大忠臣郑成功,一个是大奸臣洪承畴,希望你们长大以后都能成为郑成功那样的人。”

两兄弟听进去了,并且也将其深深地刻在了骨子里,学有所成之后,就毅然地投身到了家国的建设中。

有时候,叶飞也会想念亲生父母,每到那个时候,他就把父母的照片拿出来看看,到后来,他将父母的照片挂在了房间里,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睁开眼就能看到,就好像父母一直都在他身边一样。

他想过回菲律宾去看看,但是奈何当时祖国内忧外患,等到家国建成之后,新中国与菲律宾之间又没有外交,他与家人没法见面,只能通过书信来往,了解彼此的情况。


青年时期的叶飞

他知道自从他与大哥离开菲律宾后没多久,他又陆陆续续添了4个弟弟、2个妹妹。

叶飞的父亲叶荪卫则是在多年前就已经病故,母亲的身体也由于年纪的缘故,疾病缠身,家中原有的一些小生意现在由大妹妹来经营着。

叶飞虽然没有见过与他通过信的大妹妹,但从信件中看得出,她与母亲一般,是个极有主见、乐于奉献的人。

对于这点,或许是血脉亲情的缘故,叶飞感到很欣慰,然而他当上福建省省长后,大妹妹的一封来信却让他犯了难。

信中提到:家里的碾米厂出现了一些问题,急需要一笔资金来做周转,渡过眼前难关。

如果只是生活费紧缺,那么叶飞可以给到一些帮助,但如果是碾米厂的问题,他却是有心无力。


青年时期的叶飞

他后来在回忆录中提到,这件事让他非常为难,虽然他当时在别人眼中已经是位高权重,但他却没什么钱可以寄给大妹妹,这对于海外的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

的确,当时他的大妹妹爱玛收到回信后,她对于这个素未谋面的哥哥,也是心中一凉,她觉得中国的哥哥太过于小气,当了大官,也不帮家里分担一些生活压力。

虽然叶飞在信中有提及,如果家人们在菲律宾生活困难,那么可以舍弃生意,来到中国,所有的一切事宜,叶飞来安排。

但这些在当时的爱玛看来,完全就是推托的说辞,毕竟他们从小就生活在菲律宾,哪是说离开就能离开的。

于是生气之下的她,不仅没有给叶飞回信,此后很多年里,她也单方面与叶飞断了往来。



而远在中国的叶飞对于此事,除了无能为力,却是什么也做不了,况且当时,新中国还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国家大义面前,他也不愿花费太多的精力来思考私人感情。

这件事放到今天,也许有的人觉得他太过冷静,觉得他在和平年代,如果连“小家”都顾不了,那如何能顾“大家”?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忠孝难两全

叶飞是个极有孝心的人,只是在家国大义面前,他真的没办法有更多的选择。

自从1928年,叶飞加入中共地下党开始,他就陆陆续续为党进行着秘密的革命工作,数次在生死之间徘徊。

为了党工作的保密性,他更是从那时开始就与养母断了联系,整整有22年的时间,直到1949年,叶飞带领解放军将福建解放后,他与养母才得以重聚。



当时,已经35岁的叶飞早已看不出少年时期的影子,而养母也随着年纪的增大,视力也不太好,在刚刚见到叶飞的时候,也认不出他。

直到叶飞双膝跪在老人家的面前,哽咽地说自己就是启亨时,头发花白的养母才双眼含泪,看着面前的青年,惊喜交加。

养母是听过叶飞以及解放军的名头的,知道自己的儿子就是那个大将军时,她双手轻轻抚摸着叶飞的脑袋,满心的欣慰。

但她什么也没问,她知道,这二十多年儿子必然吃了不少的苦,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虽然叶飞不是她的亲生儿子,但她的心中,却与亲子没什么两样,作为母亲,作为中国人,她明白儿子的选择。

而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叶飞的亲生母亲麦尔卡托。


图片来源网络

1932年,年仅18岁的叶飞在厦门执行党组织的秘密任务时,不小心被俘虏,好在当时由于他年纪小、是菲律宾的国籍,加上用的又是化名,在斗争中,他逃过了一劫,只是被判了一年的刑罚。

远在菲律宾的父母知道后,着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到处寻找关系,想要把叶飞引渡回菲律宾。

好不容易由菲律宾政府出面与厦门沟通后,两方达成了共识,麦尔卡托也到了香港,决定亲自接自己的儿子。

可就在她抵达香港后,因为路程时间差的缘故,叶飞早已经出狱,并且按照党组织的任命,他需要立即前往闽东,去领导游击队。

于是他只能急匆匆给麦尔卡托发了一封电报,说自己出狱后,就去日本留学了,让母亲不要担心。



在当时,家里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而他的工作也的确是需要保密的,所以为了党与家人的安全,他不得不藏起自己对父母亲的思念。

对麦尔卡托来说,虽然心中有些许的失望,但是当后来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叶飞与家人开始慢慢恢复信件来往后,她得知叶飞原来一直以来都在为新中国的革命做奋斗,顿时她的心中也是激动不已。

在叶飞的回忆中,麦尔卡托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她很有文化,也很喜欢帮助人,虽然是女子,但是却有着一股“侠义”之气。

对于家人,叶飞始终是愧疚的,但他明白自己的身份,他不仅是母亲的儿子,是弟弟妹妹们的哥哥,他还是党的儿女,他与家人没法见面,但他始终相信,一定会有再次相见的那一天。

直到1989年,这一天,叶飞终于等来了!


叶飞访问菲律宾

1989年1月,叶飞代表中国前往菲律宾进行访问,当时,在他得知自己可以去访问的这个消息时,他的心中激动了好几天都睡不着觉。

离开70年了!他终于等来了可以回家的那一天!

1月25日,叶飞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菲律宾的马尼拉,菲律宾方面给到了叶飞极高的礼遇,十七响礼炮齐鸣!

在礼炮声中,他看到了头发花白的大妹妹爱玛,手捧鲜花站在面前,两人顿时热泪盈眶,相拥在了一起。

当叶飞向爱玛说出请求原谅的话时,爱玛顿时红了眼眶,也许当时爱玛的心中有过责怪,他以为当时中国的大官与菲律宾的一样,但是随着这几十年的了解,才知道当初她的确是向哥哥提了一个很为难的请求。


叶飞与爱玛

第二天,菲律宾的报纸上登出两人相拥的照片,爱玛说,那是她最自豪的一天。

实际上,叶飞抵达菲律宾,无论是菲律宾人,抑或是华侨,他们都非常高兴,虽然叶飞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但他们都一致认为,叶飞是他们的骄傲。

而对于叶飞来说,70年过去,再次回到这里,他又何尝不感慨,在菲律宾期间,他先是到了地亚望镇,为父母扫墓,随后又与众多亲友见面,场面热闹不已。

在空闲的时候,他走到小时候经常玩耍的椰林中,很多地方与小时候相比,变化很大,有的地方新增了商场,有的地方新增了旅游景区。

而当他的手中拿着一个椰子,顺着吸管,感受到那熟悉的香味时,他笑着痛快地说了句:

“这下找到回家的感觉了!”



结语:

1999年,叶飞离世,而菲华商会以及地亚望镇为了纪念叶飞,将镇中心的公园,命名为“叶飞将军纪念公园”,而菲华商会也出钱建职业学校,取名为“叶飞学校”。

不得不说,在中国与菲律宾的友好往来中,叶飞无疑有着非常大的贡献。

虽然他的一生中,错失了许多照顾家人的机会,但在他的心里,无论是中国,还是菲律宾,他都深深地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可爱的人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