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兴隆中心小学的杨秀琴女校长,此次的举措着实有些超乎寻常,甚至引发了不少争议。她本应坚守在学校,督促孩子们专心致志地学习,可却出人意料地安排学生去春游。她所制定的规则更是令人侧目,要求做饭全程由孩子自己动手,就连生火所需的柴火,都得让孩子们从路边捡取,其理由是要大力锻炼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4 月 1 日,阳光明媚,春风和煦,400 多名小学生背着锅碗瓢盆,浩浩荡荡地踏上了长达 4 公里的徒步之旅。他们的目的地是一条风景宜人的小河边,即将在那里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野炊活动。出发的那天,孩子们个个精神饱满、容光焕发,背着自己精心准备的装备,沿着预先设定好的路线整齐有序地向前行进。一路上,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他们尽情地感受着春日那温暖而又生机勃勃的气息,饶有兴致地欣赏着沿途那五彩斑斓、如诗如画的风景。
要知道,4 公里的路程,对于这些年纪尚小的小学生而言,绝非轻松之事。然而,令人惊叹的是,没有一个孩子叫苦叫累,他们始终兴致勃勃,眼中闪烁着期待与兴奋的光芒。抵达小河边后,孩子们犹如一群充满活力的小精灵,迅速投入到各自的任务中。有的孩子蹲在炉灶旁,小心翼翼地尝试生火,哪怕被滚滚浓烟熏得泪水直流、睁不开眼,却依然坚持不懈,不肯放弃;有的孩子站在菜板前,全神贯注地切菜,那谨慎小心的模样,让人既心疼又感到无比欣慰。
这次意义非凡的活动,正是由杨秀琴校长精心组织策划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春游不仅未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就连至关重要的柴火,都需要孩子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准备。活动圆满结束之后,孩子们的脸上无不洋溢着自豪和满足的神情。
通过这次春游,他们不仅品尝到了自己亲手烹饪的美味饭菜,更在这个充满挑战与乐趣的过程中,收获了宝贵的知识,实现了自我的成长。从生活常识到团队协作,从克服困难到享受成功的喜悦,每一个环节都成为了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璀璨明珠。
值得为这位女校长竖起大拇指点赞!的确,应当致力于培养孩子们的多种能力,这其中蕴含着诸多不可忽视的好处。
好处一,培养锻炼了孩子们好多种能力。孩子们在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中,例如手工制作、科学实验等,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就像爱迪生小时候热衷于各种小实验,最终成为了伟大的发明家。孩子们通过不断尝试和探索,逐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好处二,使孩子们认知父母亲的辛苦。通过组织家庭劳动体验活动,让孩子们亲身感受父母日常家务的繁琐与不易。比如,让孩子们参与一天的家务劳动,从洗衣做饭到打扫卫生,他们会深刻体会到父母为家庭付出的辛勤汗水,从而更加懂得感恩和珍惜。
好处三,接触大自然的风景。大自然是一本生动的百科全书,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能够观察到四季的更迭、万物的生长。他们可以在春天欣赏盛开的花朵,夏天聆听清脆的蝉鸣,秋天感受丰收的喜悦,冬天领略冰雪的魅力。这种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不仅能够拓宽孩子们的视野,还能培养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好处四,使师生之间关系更加融洽。在共同参与的活动中,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导者,而是与孩子们并肩前行的伙伴。比如一次户外拓展训练,老师和学生一起克服困难,相互鼓励,这种共同经历会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让孩子学会生活,而后才能更好地学习文化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句古老的谚语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然而,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孩子在一定程度上确实陷入了“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状态。他们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意识。
因此,从小培养他们勤劳勇敢、积极向上、互邦互学、比学赶邦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能够相互激励、共同进步。比如,在班级中开展学习小组活动,鼓励孩子们互相帮助、分享学习心得,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只有在这样积极向上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未来才更有可能成为有出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