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蜘蛛的牺牲,让世界重新看见了善良。”“但它牺牲的后果,也导致了责任缺失和群体的依赖”……4月10日,一场以经典书籍《夏洛的网》为载体,围绕“夏洛的牺牲是否是友谊的最高体现”辩题展开的辩论赛,在南岸区青龙路小学校精彩对决。小学生与大学生跨龄组队,双方辩手你来我往,见招拆招,碰撞出别样火花。


辩论现场。杨鹏摄

本次“书香激辩·智慧碰撞”跨龄思辨活动共有4支队伍,每支队伍由2名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大学生,以及4名青龙路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组成,希望以“深度阅读+思辨实践”的创新模式,搭建高校与小学的对话桥梁。

一个月以来,两校师生围绕《夏洛的网》展开共读共议,在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张玉霞教授指导下,大学生“导师”带领小学生辩手从蜘蛛网图案的隐喻,到“友谊是否需要牺牲”的辩题,一起分析文本、提炼论点,在思维碰撞中,一步步加深对书中内容的深层理解。


反方大学生选手发言。杨鹏摄

经过初赛,“思辨逐光”与“网罗真知”两支队伍脱颖而出,在决赛现场通过4轮辩论,展开智慧交锋。小学生一辩以书中情节为据,掷地有声;大学生二辩通过生活案例类比,巧妙拆解逻辑。自由辩论环节中,反方四辩引用书中“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价值”的经典段落,引发全场掌声。在增设的“观众提问”环节,学生观众与家长们也积极参与其中。


正方小学生选手发言。杨鹏摄

经过激烈角逐,最佳辩论队、最佳协作奖、最佳小辩手等各个奖项尘埃落定,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张玉霞教授对选手表现进行了专业点评:“这场辩论不仅是语言的较量,更是文本深度理解与生活智慧的融合。”

五年级4班学生田又心因沉着冷静,论点清晰有力荣获最佳小辩手。“很开心,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辩论,大学生姐姐教会我辩论的礼仪,如何立论,如何发散论点、反驳等,也提升了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跟小学生的交流,我非常惊讶于他们对书本内容的理解,他们阅读得会更加仔细,很多观点是我没想到的,令人刮目相看。”大三选手韩书睿说。

据了解,南岸区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去年12月25日,全区成立了首批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青龙路小学书记校长赖琍表示,此次思辨活动就是借助全区“教联体”资源,通过与大学生协作辩论,将阅读到的文本消化、输出,转化为阅读素养,明显感受到,学生们通过参与跨年龄的辩论赛,深读阅读的力度有了更大提升。学校在参与“书香南岸大阅读”行动中,还制定了“生活阅读”特色课程,将阅读与真实生活场景深度融合。(任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