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楠/文 王玉秋晨/摄)家委会如今是家校沟通的重要桥梁。4月12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仙鹤门分校举行家校协作委员会聘任仪式,旨在进一步深化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谋孩子成长蓝图。一批家长拿到聘任证书,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也激发了家长们的使命感。
据悉,本次活动以“同心筑梦·携手前行”为主题。南师大附小在“家长发展学院”战略决策中心的引领下,积极探索家校协同育人新模式。该校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创新性地建立了家校协作委员会制度,明确了家校双方的职责与协作关系,并构建了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协同工作机制。
为了确保家校协作委员会的有效运行,该校自3月起启动了换届选举工作。经过家长自荐、民主投票、结果公示等严谨有序的环节,新一届家校协作委员会成员应运而生。他们将作为家校沟通的桥梁和纽带,积极发挥作用,为孩子们的成长贡献智慧和力量。
聘任仪式上,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仙鹤门分校党总支书记、校长赵敏以《聚爱·互联·共生: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为题进行分享,围绕“为什么推进家校协作委员会?”“什么是家校协作委员会?”“怎样高效运行协作委员会?”三个板块,阐述了家校协作的重要性和意义。赵敏号召大家以“聚爱”凝聚情感,以“互联”整合资源,以“共生”创造价值,共同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教育生态圈。
聘任仪式后,各年级、各班相继召开年级委员会、班级协作组第一次会议,对本年级重点工作进行了汇报,明晰了班级协作组与传统家委会的区别,并签署了履职责任书。
“成为家委会的一员,很荣幸也很自豪。”二(6)班家委会代表张弘说,家长们来自不同专业领域,未来可以借助集体的力量,整合优势资源,将二年级打造成一个有活力、有温度的协作小组,共同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
德育处主任王彩玉说,希望通过资源共享、协同创新、高校沟通,让每名家长的特长“被看见、被利用”,通过跨班合作,把“小点子”变成“大精彩”,用机制保障“零延迟、零误解”。
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意味着家委会不只是帮忙买东西,用时间换服务,而是发挥每名家长的智慧,实现聚爱互联共生,凝聚情感、整合资源、共生共长。
如何发挥作用?赵敏举例,就拿级部委员会来说,当前的跨学科学习聚焦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社会力量的加入。那么,家长就是资源宝库,每名家长都可以组织特色课程与活动,形成活动库,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我们成立的家校协作委员会,是为了发挥优势,让老师和家长共建班本课程。同时,建立家校沟通的桥梁,进一步深度协作,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让家长和老师互相补齐短板,齐心协力为班级和学生服务。”赵敏表示,每个学期,她还将向家校协作委员会“述职”。“让家长知道学校做了什么,将所有敏感的问题开诚布公,真正实现公开和透明,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加和谐、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