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小麦油菜绿意盎然,无人机穿梭其间精准作业;水上蟹塘波光粼粼,蟹农们抢投优质蟹苗……连日来,从陆地到水上溧水区晶桥镇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
陆地春耕:田间开“处方”
眼下,晶桥镇2.65万亩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2月19日,在芝山村综合社2000多亩连片麦田里,农技人员正为麦苗“把脉”,指导农户科学除草、预防倒春寒,确保小麦健康成长。
与此同时,晶桥镇8800亩油菜即将进入蕾薹期,正是快速生长的关键阶段。在尤继贵家庭农场的200亩油菜田里,农技人员在田间传授管理技巧,指导农户落实清沟理墒、看苗追肥等措施,助力油菜春耕生产。
“我们组建了技术小分队,实时监测作物苗情与病虫害,蹲田包片帮助农户做好科学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工作。”晶桥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朱文雨介绍,镇里还大力推广农田测土配方精准施肥,结合土地所需营养定制配方肥,让农田吃上专属“营养餐”。
春耕备耕,农机先行。晶桥镇19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无人机进行精准喷洒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在庆宏农机专业合作社,植保无人机在麦田上空穿梭,雾化后的除草剂均匀喷洒在麦苗上。飞手介绍,一架无人机一天可完成约300亩麦田的除草任务,效率是传统人工的数十倍。
为了做好春耕春管工作,晶桥镇全力做好农业生产保障工作,确保人员、机具、农资等高效有序运转,目前,全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92%,为全年粮食稳产增产打好基础。
水上“春耕”:蟹苗投放忙
水上“春耕”同样忙碌。在万亩螃蟹养殖基地,养殖户们正抢抓时机投放优质蟹苗,蟹农们划着小舟,将一袋袋蟹苗缓缓投入水中,为秋季丰收播下希望的种子。“今年我们投放‘长江2号’蟹苗,依托江苏省淡水水产养殖研究所的技术,在亲本蟹选育、大眼幼体繁育和蟹种培育上实现了全面提档升级。”水晶村党总支书记曹成功介绍。
水晶村是溧水区螃蟹养殖第一村,先后入选国家地理标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2024年,水晶村万亩螃蟹销售额突破1亿元,带动300多户养殖户户均年增收10多万元,同时辐射周边1000多户村民实现致富增收。
“目前,我们万亩螃蟹基地的蟹苗投放已全部完成,后续将加强科技管理,确保秋季螃蟹丰产丰收。”曹成功信心满满地表示。
记者 | 经玉萍 张福敏
素材来源 | 晶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