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特邀调解员的“双向奔赴”
助力司法服务“不打烊”
2025年2月23日,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桐木人民法庭内的工作并未因周末而停歇,关于合伙合同纠纷、租赁合同纠纷的调解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此次调解的两起案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被告因长期不在家,导致法院联系其到庭或送达材料均面临较大困难。经过法庭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多次尝试,终于与被告建立了有效沟通,被告同意出面处理案件。得知这一消息后,法官、特邀调解员及法官助理果断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开展调解工作。
基本案情
案件一:被告龙州某公司因采矿项目资金紧缺,2024年1月1日,原告韦某与被告龙州某公司签订《合伙投资协议书》,约定由被告投资180万余元入伙矿山生意。被告投入资金后,双方未能继续履行合伙协议,因此协商解除合同,由被告退还原告的投资款180万余元。被告未按约定向原告返还投资款,双方因此涉诉。
案件二:2024年2月14日,原告李某与被告龙州某公司签订《工程机械设备租赁合同》,约定被告租用原告的钩机、铲车等机械设备用于采矿。后因被告未能支付租金,双方解除合同,并进行了结算,被告欠原告租金637500元至今未支付,因此原告诉至法院。
桐木法庭的冯余云法官、廖彦慧法官助理以及特邀调解员韦才周在得知被告同意出面处理案件后,第一时间启动联调联动机制。法庭工作人员凭借专业的法律知识,从严谨的法理角度,仔细梳理原告的每一项诉讼请求,逐一分析其在法律层面的合理性与证据的充足性,为调解工作筑牢法律根基。
特邀调解员韦才周凭借退休老法官的丰富办案经验,从情理角度切入,与原告进行了耐心的沟通,语重心长地提醒原告,投资经营本就伴随着风险,要把这次经历当作学习的机会,从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以便日后更好地应对商业挑战,希望原告能以更平和的心态看待纠纷。面对被告时,韦才周以情动人,引导被告设身处地体谅合伙人及出租人的难处。他诚恳地指出,对于退伙的合作伙伴,按照约定及时返还合伙投资款是诚信之举;对于生意伙伴,及时支付租金是应尽的义务,毕竟大家曾经携手合作,秉持和气生财的理念,才能维护良好的商业关系。
在法官与特邀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当事人逐渐放下防备,敞开心扉,坦诚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与诉求。经过近两个半小时的深入沟通,原本紧锁的心结慢慢打开,双方最终成功达成调解协议,实现了矛盾的妥善化解。
此次两起纠纷的成功调解,是“法官 + 特邀调解员”调审一体化模式的生动实践。该模式充分发挥了法官的专业法律素养与特邀调解员丰富社会经验的优势,实现了法理与情理的有机融合。
下一步,桐木人民法庭将持续深化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不断优化调解机制,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致力于在提升司法效率的道路上跑出执法办案的“加速度”,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司法力量。
来源/廖彦慧
编/樊栩宏
校/莫婧姿
初审/苏珊珊
终审/覃武琦
(金秀法院2025年原创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