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忻城县人民医院骨科成功为一名98岁高龄患者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创下县域骨科手术年龄新高。这一突破不仅展现了该医院在老年骨科危重症救治领域的综合实力,更成为粤桂东西部医疗协作成果的生动体现。


图为粤桂专家在使用移动式C型臂X射线机进行手术

患者黄大爷因跌倒导致左股骨颈骨折,合并肺炎、高血压等基础疾病。面对超高龄患者的复杂病情,在粤桂协作医疗团队的全程指导下,忻城县人民医院骨科与手术麻醉科联合制定了以椎管内麻醉为核心的精准治疗方案,依托新引进的C型臂床边X光机等尖端设备,顺利完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15天,患者已能在家属搀扶下行走。“原本担心老人扛不过手术,没想到恢复这么快!”家属的感慨道出了对医疗团队的信任。

粤桂协作培育“带不走的医疗队”

此次手术的成功,折射出粤桂医疗协作的深层成效。自建立帮扶关系以来,广东高州、信宜、化州等地17家医院通过“组团式”帮扶,为忻城县量身打造医疗提升方案。通过“软件+硬件”双提升策略,不仅引入高州市人民医院e6S精益管理项目覆盖51个科室,更累计投入粤桂协作资金687万元,助力县医院建成介入导管室等4个新科室,引进关节镜等先进设备,使县域医疗多项技术突破。在人才培育方面,粤桂协作创新“师带徒”机制,组建27对帮扶对子,开展示范手术123台,培训本土医务人员超2300人次。正是这种“输血+造血”模式,让县医院骨科团队累计完成800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80岁以上患者占比达25%,形成特色诊疗优势。2024年全县临床执业技能考试通过率提升7.84%,印证了人才培养的长效成果。

构建全域医疗服务网络

粤桂协作更将医疗惠民延伸至基层,打造“县乡联动”救治体系。2024年,通过建立12个乡镇胸痛救治单元,实现心梗患者100%救治成功率,开展“五进”义诊38场,惠及群众1.57万人次。县人民医院骨科主任表示:“从设备升级到技术传承,从学科建设到服务下沉,粤桂协作真正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全域渗透。”

目前,忻城县人民医院已成功创建三大危重症救治中心,年开展冠脉介入169例。此次超高龄手术的成功,标志着粤桂协作在围术期管理、微创技术应用等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未来,两地将继续深化“长效+常效”协作机制,推动更多先进技术扎根壮乡,为桂中地区群众构筑更坚实的健康屏障。(李程远)

来源:忻城县粤桂办、忻城县人民医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