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丽(左)在乡村卫生室调研。
春节假期刚过,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医疗集团牙叉社区分院副院长韦小丽已经在海口参加了两个大型会议。刚刚赶回七坊镇,她又马不停蹄地走访群众,完善今年提交全国人代会的建议。
2月13日下午,韦小丽来到七坊镇乡村卫生室,就如何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听取乡村医生的意见。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用方言热切地交流着。韦小丽边听边记,不时加入讨论。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老百姓的事儿再小也是大事。”韦小丽说,作为人大代表,要用心用情倾听群众的心声,把他们的所需所盼带到全国人代会上去。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韦小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用脚步丈量民情,走乡入户和乡亲们聊天,了解他们的急难愁盼。在乡村卫生室、在病患家里,她记录下群众对基层医疗改善和发展的期盼。
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是疫病防控、医疗救治和健康管理的“神经末梢”。作为已有24年从业经验的乡村医生,韦小丽对乡村卫健事业保持着一种职业本能的关心,她以当好村民“健康管家”为己任,同时努力交出高质量的代表履职答卷。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二次会议上,韦小丽结合多年基层实践经验,围绕健全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加强农村高龄老人健康管理、支持海南打造中药材进出口中转站和集散地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均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复。
近年来,海南实施省属三级公立医院下沉帮扶市县医院行动计划,省优专家到乡村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诊疗。一些比较棘手的病情,以前需要患者到上级医院治疗。如今,患者可以在乡村卫生室接受专家面诊、得到治疗。“5G远程会诊系统也激活了基层卫生室,村民在家门口看病更方便了。随着乡村医疗条件不断改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韦小丽欣喜地说。
通过深入一线调研走访,韦小丽看到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生的可喜变化,如,乡村医生待遇得到一定程度提升,农村卫生室医疗设备不断完善,乡镇卫生院医生有了更多到省级医院进修学习的机会。
“当人大代表很振奋,也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过去两年,韦小丽时刻提醒自己加强学习,不辜负群众期待。她通过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举办的人大代表培训班,履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履行好代表职责,要多学习、多观察、多走访,才能提出更好的建议。今年春节期间,她利用回村过年的机会尽可能多收集群众诉求,了解他们最关心最期盼的事。
如今,这些声音已经凝聚成数份建议草稿:既有关于基层医务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也有关于扶持黎族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还有建议政府大力开展老年人教育基地建设的内容。
“健康是每个人的追求,救治患者是医生的责任。作为一名基层卫生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要用实际行动切实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把群众的声音反映给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韦小丽建议增加村一级医务人员数量,做到专职专人,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也期待出台利好政策,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水平。
“传统的基层医疗服务往往局限于固定的医疗机构,建议创建社区健康管理新模式,更好满足群众个性化、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韦小丽说。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