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进一步弘扬卫生健康崇高职业精神,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健康山东云平台持续推出“鲁医风采”系列,介绍山东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先进典型事迹,广泛凝聚建设健康山东的力量,更好保障人民健康。


图为刘佳在治疗室为患者加药

从事护理工作24年来,刘佳一直奉献在呼吸与危重症临床一线,在一呼一吸间,守护着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健康。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成为她的本能,她忙碌的身影也成为患者眼中的一道光,让人温暖又安心。

百炼,才能成钢

2001年从山东省卫生学校毕业后,刘佳怀着一颗救死扶伤的心,步入了医院的大门。初到临床护理岗位,一个个被病痛折磨的身影走进了她的内心,让她更为深刻地意识到护士的责任。于是,什么活儿累她抢着干什么,哪个岗位辛苦她就往哪儿站。救死扶伤,需要责任担当,也需要本领过硬。刘佳坚信“百炼才能成钢”,她把自己的意志力当成一块“铁”,在工作中、在学习中,一遍遍锤炼,一点点提升。通过自学,她获得了本科学历。由于工作优异,被医院派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修学习。工作期间,她多次获得“十佳护士”、“优秀护士”等荣誉,获得2019年中华护理学会优秀护理案例决赛优胜奖、山东省健康教育岗位技能竞赛省级决赛个人优秀奖等。

初心,指引选择

作为工作在呼吸病科临床一线的护士,刘佳始终认为自己对职业赋予的职责与使命责无旁贷。从SARS到禽流感,再到新冠疫情,呼吸科一线的忙碌与风险,她都曾亲历过。每一次,她都主动请战,用职业精神坚守一线,以生命守护生命。

新冠疫情期间,她作为组长,在方舱医院除了要统筹好组内工作、关注好队员的身心健康外,更要做好舱内患者的守护者。每天收治患者、办理出院、转出患者、照顾饮食起居、发放物资、测体温,还有大量的核酸检测工作,她都做得一丝不苟。工作虽然非常繁重,但每当看到患者康复出院时开心的笑容,她觉得再累也值得。“身为呼吸科护士,又作为一名党员,当国家有需要,我理应战斗在抗疫最前线,义不容辞。”刘佳说。

付出,成为习惯

对于呼吸患者来说,自由顺畅地呼吸是一种奢望。年龄大、病情复杂易反复、急危重症多,是呼吸科大多数患者的特点,这让刘佳练就了一种本能——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也让她成为每天最早到达病房、最晚离开的护理人员。

为了缓解病人呼吸困难,刘佳经常要做一项工作,就是为患者吸痰。有一次,她在为一位86岁的危重老奶奶吸痰时,猛然被老奶奶的一个喷嚏喷了一脸一身。看着老奶奶难为情又憋青的脸,她笑着安慰说:“没关系!”把痰液全部吸出后,呼吸不再那么局促的老奶奶突然颤颤巍巍地伸出一只手要为她擦拭,刘佳这才注意到,自己的身上被喷溅得到处都是污物。熟练地将自己清理整洁后,她又投入到照顾病人的工作当中。

从业24年,她早已记不清发生过多少次这样的事情,更记不清抢救过多少危重症患者。每当呼叫铃声响起,她的身体形成的肌肉记忆便指挥着她冲到最前面。

在做好一线护理工作的同事,作为护理管理者,她致力于全面提升科室护理质量,努力为患者提供一流的现代化护理服务。护理工作琐碎而繁杂,在刘佳看来,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需要放在心上的大事。“小到一个翻身、一个表情,可能带给病人的体验都是不同的,我们要解决病人身体的病痛,更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疏解心理的恐惧与不安。”她说。

(大众新闻记者 周欣怡 策划 李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