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嘉,现任右江区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四级高级法官。她心怀对法律的赤诚信仰,肩负法官的神圣使命,始终坚守在岗位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以扎实深厚的专业素养、踏实严谨的工作态度,努力为司法事业添砖加瓦。她先后荣获广西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百色市法院“黄登林式好干部”等表彰。
“硬骨头”我来啃
既有着书卷般的知性,又透露着法律人的严谨。说起黄嘉,大家一致评价:做事雷厉风行、办案一丝不苟、能“啃硬骨头”。
2023年,右江区法院受理王某开设赌场罪一案,涉案金额高达1亿元,社会影响大,涉及虚拟货币等新兴事物。新类型案件往往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和复杂的法律适用难题,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审判台上没有新类型案件,只有准备不足的法官。”作为院领导和业务骨干,她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主动承担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这是右江区法院首次受理涉虚拟货币案件,尚无成熟的审理经验可循,黄嘉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她一头扎进浩如烟海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资料,常常在办公室一待就是一整天,经过数周的努力,她逐渐理清了案件的脉络,为后续的审理工作打牢了坚实的基础。
最终,该案顺利审结,依法严惩了犯罪分子,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
案件审结当天,她微信朋友圈写着:每一次大案审判对法官的身心都像一种重创,但每一次案结事了又仿佛是一种涅槃重生,让人愈战愈勇。
黄嘉坚持冲锋在前,主动挑起大梁,带头办理各类复杂、疑难且社会影响力大的案件。近三年来,共审理各类案件268件,审结255件,结案率达95.15%。
乡亲们的难,就是我的事
“乡村振兴不是喊口号,而是要实打实地为乡亲们干实事、解难题。”作为分管乡村振兴工作的院领导,她靠前指挥、主动服务,对标对表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强化工作举措,用心用情用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走深走实。
右江区法院是泮水乡那眉村等4个村的后盾单位,结对帮扶脱贫户484户1877人,肩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任。在繁忙的审判工作之余,黄嘉经常深入帮扶村开展调研,深入了解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等情况,了解群众真实需求和实际困难。
在她的努力协调推动下,2022年以来,右江区法院积极为泮水乡平泮村监测户新建厨房、厕所、修建窗户、捐赠生活用品等,向泮水乡平泮村、册外村、那眉村捐赠电脑、空调、桌椅等,大力改善帮扶户的生活条件及帮扶村的工作条件。
她带领干警们深入村户,了解实际需求,为监测户们送去生活必需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燃眉之急。在新建厨房和厕所的过程中,她经常监督施工进度和质量,确保每一项工程都能让群众满意。
“我们要让乡亲们真正了解政策,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实惠。”黄嘉组织带领全院帮扶干部定期深入村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耐心讲解惠民政策,解答他们的疑问,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群众纷纷表示:“听了你们的讲解,我们对政策了解得更清楚了。”
普法是最好的预防
黄嘉深刻地意识到:事前预防比事后救济更重要,普法是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手段。
她多次到学校、社区、企业参加普法活动,用身边的案例,以案释法、以法论事,为大家详细普及法治知识,解读相关法律常识,引导社会群体更好地知法、守法、用法,从根源上减少纠纷的发生。
2023年5月30日,右江区法院在澄碧河水库坝首公开开庭审理百色市首例认购“碳汇”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为进一步扩大庭审活动的影响力,此次庭审计划通过直播形式在互联网实时播出。
这是右江区法院首次采用网络直播形式开展宣传工作。为了确保直播的顺利进行,黄嘉积极联系直播团队,努力学习网络直播知识,多次到现场查看场地、调试设备,为庭审直播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这个角度拍摄庭审画面会不会更全面?声音的传输没问题吧?”在现场,黄嘉认真与技术人员来回反复沟通,反复调试设备,确保每个细节都万无一失。
在她的认真协调和精心准备下,庭审直播活动顺利进行,近10万观众通过直播平台,清晰地观看到了庭审的全过程,对环境资源司法保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如何让法律知识更生动、更贴近群众生活?这是黄嘉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右江区法院原创法治微电影《彩礼八万八》应运而生,并在最高法举办的第十一届“金法槌奖”评选中荣获二等奖,这是对黄嘉带领的创作团队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也是对法治宣传创新工作的有力鼓舞。
以实干诠释忠诚,以担当守护公正,以创新推动发展,黄嘉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法院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司法为民的征程中书写新时代法官的赤诚本色。
百色中院
来源丨 右江区人民法院
作者 | 岑 岭
编辑丨隆海亮
审核丨黄 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