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与效率”是司法工作永恒的主题。过去一年,防城港市两级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着力在促公正、提效率、强队伍上下功夫,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公正高效解民忧

“来法院前听说‘民告官’的案子没有个一年半载弄不清楚,我们老百姓可没那么多时间精力维持长期的诉讼,实在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解决!”2024年10月,上思县人民法院对原告宁某某等7人诉上思县某行政部门的7件行政纠纷案件进行调解,促成当事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一次性实质化解7件行政纠纷案件。原告宁某某拿着上思法院出具的行政调解书感慨道。


公正是根本要求,效率是人民期盼。防城港法院聚焦办案质量更优、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目标,落实“尽可能一次性解决纠纷”理念,加强审判权运行制约监督,用好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把“公正与效率”落到实处。


一方面,切实提升审判质量效率。全市法院深入开展审判执行质效提升年活动和“尽可能一次性解决纠纷”活动,以简案快审机制结案12540件,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5110件。防城区人民法院1件案件被广西法官学院收录为“尽可能一次性解决纠纷”教学案例。探索执行案件事务集约、繁简分流工作机制,实行简案快办、繁案精办,全市法院分流简易执行案件3648件,占首执案件37.52%,促推执行到位率同比增长11.71%。大力推行示范性判决机制,努力实现“一案结而多案了”,港口区人民法院通过6个示范性判决推动1128件物业纠纷案件批量调解。


另一方面,做实审判监督管理。压紧压实院庭领导审判监管职责,2024年,全市法院院庭领导主办案件23679件,阅核案件8248件,做到有序放权和有效监督有机结合。实行司法审判数据分析研判会商,建立法院人员考核工作办法,不断激发办案潜能,在最高人民法院设定的18项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中,全市法院有17项处于合理区间,其中10项同比趋优。

科技赋能提效率

“法院的诉讼服务越来越人性化了,不用往返折腾,太省时省力了。”2024年11月,港口区人民法院通过“云上法庭”线上调解一起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案,远在外地的原告公司代理人在线签完调解协议后感叹道。


诉讼服务是法院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防城港法院秉持“如我在诉”服务理念,不断拓宽便民、利民渠道,通过科技赋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壁垒,实现了从“多趟跑”到“最多跑一趟”甚至“不用跑”,真正让当事人感受到诉讼服务的“温度”和“速度”。



应时代之变,与时代同行。全市法院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聚焦“化繁为简、降本增效”,推行无纸化办公办案模式,努力创造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2024年,全市法院受理网上立案申请2813件,借助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化解纠纷7577件,利用互联网法庭审理案件836件,依托电子送达平台送达诉讼文书14.87万份,不断满足群众现代化司法服务需要。主动融入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助力构建互联互通、集约集成的统一平台,实现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审判流程、诉讼规则和治理模式变革。坚持现代科技与法院工作深度融合,积极拓宽信息化、智慧化司法应用场景,防城区人民法院推出全市法院首个用于法院新闻播报的AI数字人。

能动司法先走一小步,群众满意度提升一大步。2024年,全市法院诉讼服务满意度为93.25%,排名全区前列,其中防城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满意度位居全区法院第四。

强基固本提质效

“这次旁听庭审,不仅增长了法律知识,还看到了法院坚定维护公平正义的决心。”2024年11月,东兴市人民法院江平法庭邀请人大代表和人民调解员、特邀调解员等观摩一起餐饮合同纠纷的庭审,通过“请进来”的方式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过去一年,防城港法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研视察、座谈交流、旁听庭审等190人次,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7人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5件,开展公众开放日、新闻发布会等活动29次,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1003件,裁判文书上网8945份。


一边以自信开放之姿接受监督,另一边狠抓队伍建设提质效。防城港法院一体推进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建设,激活干事创业的“一江春水”,确保法院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持续突出政治建设,以学思践悟之行筑牢政治忠诚、彰显司法担当;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持严管厚爱并重,强化反面案例警示教育,深入推进以案促改工作,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清单,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持续提升履职能力,积极创建学习型法院,举办干警政治素质提升班,建成法院文化展厅,优化法官遴选机制,建强法官助理队伍,法官助理培养机制在全区法院作经验介绍。

队伍强则事业兴。2024年,全市法院有11个集体和个人获得自治区级以上表彰,3件案件作为全国法院参考性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14件案件入选粤闽桂琼四省(区)法院、广西法院典型案例......扎实的工作成效推动审判工作现代化行稳致远。

来源:中院研究室、宣网办

编辑:黄舒婷

责编:吴凰汇

审核:张柏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