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月30日,《(JAMA Ophthalmology》上,一篇刊文指出:9例美国患者在服用了诺和诺德的Ozempic或礼来的Mounjaro之后出现了眼部并发症。


该研究指出,9例美国患者在使用诺和诺德的Ozempic或礼来的Mounjaro后,出现了视网膜血管受损视神经肿胀甚至失明等严重的眼部问题。

2月19日,涉事药企诺和诺德、礼来对外作出回应。

01

或与快速血糖波动有关


具体到个人身上,该研究显示:

  • 一名女性在接种含有司美格鲁肽活性成分的Ozempic药物后次日早晨突发左眼失明。因此,她被迫停药两个月,但由于糖尿病病情需要,随后恢复了用药。而在重新开始注射后的第二周,她的右眼也出现了失明症状。

  • 另有一名女性患者,长期服用司美格鲁肽药物达一年之久某日早晨醒来时发现左眼上方出现无痛性视野缺损。经检查,她的视网膜血管出现了损伤。

  • 此外,还有一名患者在服用替泽帕肽(商品名Mounjaro)药物后,出现了左眼出血的症状。


国外早已有论文提到过注射GLP-1类药物后可能出现眼部不良反应的风险,但大多数论文并没有直接指认这些不良反应一定与GLP-1类药物相关,司美格鲁肽等药物的临床试验数据分析也不支持这一点。

因此,有专家推测,这并非药物本身的副作用,更可能与药物使用后血糖波动增大有关

国外大部分使用者体重较重,使用剂量较大,且加药速度较快,这些因素也可能增加了眼部副作用的发生概率。相比之下,国内使用GLP-1类药物的人群多为年轻人,因此目前较少见到关于眼部副作用的相关报道。

在本病例研究中,结论给出了“还无法确定这些药物与报告的眼科并发症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这句话,

但对于非专业的公众来说,这项传闻已足够引发他们对GLP-1类药物安全性的担忧了。

02

副作用传闻频发

而这并不是GLP-1类药物第一次与严重眼部并发症扯上关系了。


2023年底,一项研究揭示出司美格鲁肽使用与NAION风险之间的显著关联:

在短短一周时间内,有三位正在使用司美格鲁肽的患者相继被确诊为罕见眼部疾病NAION

NAION,中文名为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的急性视神经疾病,是50岁以上年龄段最常见的急性致盲性视神经病变之一,仅次于青光眼。

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多认为是后睫状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影响远端视神经所致,与解剖学因素、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以及夜间低血压、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患者通常表现为无痛性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和视盘水肿等症状。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部分患者视力可自行恢复,但也有部分患者视力无法恢复,甚至导致失明。

尽管该病在视神经病变中较为常见,但整体发病率较低,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

这么一个发病率较低的疾病,却在短短一周内数次出现,共性还是都在使用司美格鲁肽...

该现象迅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促使他们着手对过去6年内的16,827名患者数据进行了深入回顾分析,旨在探究NAION与司美格鲁肽之间的内在联系。

最后发现,相较于未服用司美格鲁肽的患者,采用该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被诊断出NAION的可能性高出了四倍之多;而对于那些利用司美格鲁肽进行减肥的人群而言,他们患上NAION的风险竟然高出了七倍


2024年7月,另有一项研究指出,使用司美格鲁肽后会极大地增加眼部疾病的风险,严重的可能导致永久性失明。

03

回应

2月19日,诺和诺德对外回应,指出近期的研究并未能确立司美格鲁肽等GLP-1受体激动剂与所报告的眼部并发症,如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之间的直接因果联系。

NAION作为一种极为罕见的眼部疾患,并未在司美格鲁肽(商品名包括诺和泰、诺和忻、诺和盈)的官方说明书中被列为药物不良反应。

诺和诺德进一步阐述,其已对旗下GLP-1受体激动剂进行了全面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分析,并特别邀请了眼科专家进行独立盲审,以准确识别NAION病例。分析结果显示,经专业眼科医生确诊的NAION病例数量极少,且未发现对诺和诺德的GLP-1RA类产品构成不利影响的失衡现象

同日,礼来公司也发表声明,表示将针对包括眼科数据在内的所有相关信息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并强调指出,该研究仅为一项观察性研究,不足以证明药物与眼部并发症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诺和诺德与礼来均力图削弱研究结果对市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但市场反应却异常强烈。消息一经传出,诺和诺德的市值即遭遇重创,缩水近3000亿美元

04

在阴霾之下前行

尽管围绕司美格鲁肽的负面消息不断,诺和诺德却持续加码其在中国的市场布局,并有望将司美格鲁肽的适应证拓展至心血管领域。

2月12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官网显示,诺和诺德提交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新适应证上市申请已获受理,涉及5个受理号,虽未明确具体适应证,但据公开资料推测,可能是用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肥胖或超重成人治疗。

此举若成功,司美格鲁肽的适用人群将进一步扩大,其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商业地位也将更加稳固。随着减重市场的日益火爆,有分析师预计,到2025年,GLP-1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900-1100亿美元,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更是有望突破200亿美元,问鼎全球药物销售榜首。

在国际GLP-1赛道上,诺和诺德与礼来等药企竞争激烈,凭借深厚的研发实力、成熟的生产工艺和广泛的销售网络,构建了坚实的竞争优势。除司美格鲁肽外,礼来的替尔泊肽凭借其双靶点设计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卓越减重效果,预示着双靶点、多靶点或将成为GLP-1药物创新的关键。同时,多款多靶点激动剂正在临床阶段,其疗效有待验证。

相较于传统减肥药,GLP-1受体激动剂在减重效果和安全性上均表现出色,且用药频率低,提升了患者依从性。

但“视力门”事件会为行业敲响安全警钟,强调在追求疗效和商业利益的同时,安全性至关重要。诺和诺德需通过技术升级重塑市场信心,以稳固其GLP-1王座。

而礼来及中国药企等竞争对手的崛起,正逐步改变全球减肥药市场的格局。


在国内,GLP-1类减肥药竞争日趋激烈。联邦制药全资附属公司联邦生物科技(珠海横琴)已获批司美格鲁肽体重管理适应症临床试验,成为国内首家获此生物类似药临床批件的企业。

此外,多家国内药企也纷纷获批相关临床试验,预示着未来市场的激烈竞争。在这场减肥革命中,各企业需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不断创新,以赢得市场和患者的信任。

End

写在文末


“视力门”对诺和诺德的打击不可谓不大,但没有证据指出其与司美格鲁肽存在必然联系,此刻的市场反应都是短期的,私以为这并不会真正打击到诺和诺德在GLP-1市场的领导地位。

对于诺和诺德来说,它要做的,是仔细思考如何抵御来自诸如礼来等竞争对手的冲击,如何在接下来群雄逐鹿的战场上,引领众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