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西,2025年广州最精彩的战场,没有之一。
这几天,相信大家都看到了海珠西的动作,开展厅,开板房,开渠道,预备开盘...
真就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卷”,是在所难免的,但对海珠西而言,又是机会难逢。
首先,源源不断的新盘,能保持市场热度和关注度,吸引来更多买家。
其次,越是激烈的竞争,越能快速刺激产品升级、配套升级。
最重要的是,多盘联动,能带动区域连片开发,创造改天换命的新故事。
这种趋势,在海珠西非常明显。
看今年海珠重点推介的两宗地,南泰市场改造项目、瑞宝粮油市场地块,都是盘踞在工业大道上的巨无霸。
更重要的是,海珠西真正的金手指——石溪旧改,今年可能要动真格了。
1
新模式疯狂推进
石溪旧改的自改动力空前
石溪旧改,其实一直不缺讨论度,只是自从合作企业佳兆业出险出后,一切始终是悬而未定。
但在2025年,情况开始不一样了。
首先,从大背景来说,全广州都在疯狂推进依法征收的新模式,留给旧模式的空间在压缩。
我们了解到,对于新模式,各区都是周周开会周周督办,誓要看到成绩。
尤其是海珠,年后的「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直接就定了kpi:
按新模式的康鹭、三滘、东风村旧改全部被点名,还要在全运会前建成新中轴绿轴示范段。
几乎是同一时间,海珠区征收方案出炉,村屋重置价(结构补偿)最高才4400元/㎡。
这个方案出炉,相当于为接下来海珠旧改做地补偿立了个“基准价”。
很显然,海珠的一切动作,都是想为快速立下标杆,但相对应地,补偿按征收标准确实会比较低。
但这就是大势所趋,新模式在风风火火的同时,也就意味着留给旧模式的机会加速减少。
像石溪旧改,现在还是旧模式,但如果一直推不动,转新模式的可能性就会与日俱增。
到时,无论是开发商,或者企业,还是居民,利益都会有影响。
所以,在这个大逻辑下,今年的石溪有着很深的自主改造的动力。
其次,在关键的合作企业方面,佳兆业出险后,越秀一直在对接,没有中断过。
到目前为止,越秀介入已经有3年,中间的谈判、博弈过程有多难相信不用多说,这些早已能证明越秀对于石溪旧改的决心。
实质上欠缺的,可能只是一个能平衡多方利益的博弈结果。
而对这个结果,海珠区里更明确定了kpi:
“市、区将石溪旧改列为重点工作,并给予重视。2025年计划将完成石溪旧改实施方案的批复,并积极推动石溪旧改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此之前,在材料准备以及工作流程上,还要完成一些具体工作。”
假如这一切彻底明牌,石溪旧改也许也会走出飞一般的速度。
| 石溪旧改实拍
可参考同样由越秀主导的里仁洞旧改,在重启后,2个月内批复方案,3个月内表决通过,4个月内启动一期安置房建设,半年内拆除集体物业。
而且,相对来说,石溪旧改的能级是更高的,不止是重点项目,更是全市第一梯队的旧改。
看看同梯队的其他项目,珠城、广钢、白鹅潭,哪个不是大角色?
再站在海珠发展的角度看,石溪旧改是海珠发展西部和海珠后航道的主力;
再加上,眼看对岸白鹅潭有声有色,你说海珠不眼红不想入局,那不可能吧。
所以说,今年的石溪,面对的是空前的自外到内的改造动力,旧改破冰,势在必行。
2
石溪旧改,海珠西改天换命的金手指
石溪旧改一旦动起来,海珠西才算有了真正的高端局。
一直以来,海珠西都以烟火气和确定性著称,但作为老城区,又缺乏新增量,难以吸引年轻人、新产业、新商业。
石溪旧改,就是这个问题的解题答案。
首先,石溪旧改改造范围101公顷,规划284万方总建设量,投资总额近200亿。
从建设体量来看,相当于4个天河猎德村(总建设量约68.7万平),妥妥的巨无霸。
│石溪旧改规划效果图
放在海珠西就更难得了,这里虽然新盘多,但都以中、小型楼盘为主,这种大体量的旧改,带来的就是连片造城。
而在规划上,石溪旧改将沿珠江后航道打造一个产商教居融合的滨江新城,革新海珠西的发展内核。
有四个重点:
其一,项目近40%建设量规划为商业,为海珠西带来商业格局迭代。
总共108万方商业办公物业,包括高度60-200米阶梯式甲级写字楼、地标性星级酒店、高端化购物中心等。
│石溪旧改业态规划效果图
这样的体量,自身就是一个大型商业中心,放在全广州都是第一梯队。
可以对比下广州五大世界级地标商圈,天河路-珠江新城商圈大概是143万平;再如长隆万博商圈,商业体量约118万方。
对海珠西来说,这将改变现状以底商、小街区、传统购物中心的格局,升级为新滨江商业中心,效果类似白鹅潭。
│石溪旧改规划效果图
其二,多达15万平公服配套,为海珠西升级一套完备优质的配套体系。
在教育上,就包括三所18班幼儿园,48班小学(原劬劳小学扩建),一所30班小学,还有新建一所含初中和高中的完全中学。
也就是说,这里将形成幼小初高一条龙资源,还有可能引入新品牌,形成教育联盟,到时海珠西又将“升咖”。
此外,还将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少年宫、体育场、滨江公园、公交首末站等,足以服务7.1万人口。
其三,通过建成“三横五纵”地面路网和双地铁线,打破交通瓶颈,重塑海珠西交通格局。
“三横”,指的是工业大道、环城道路、环岛路,“五纵”是石岗路、三条规划路和瑞宝路。
这“三横五纵”,不仅包括新建道路,还将搭建海珠西原有路网,增加多达19个出入口,来疏通堵点。
比如著名堵点工业大道,就新增5个出入口,分别接通5条纵向道路,既能起到分流作用,对外通达也会更方便。
一些关键道路,今年也将迎来破局。
比如环岛路,一直被诟病的100米断头路,官方就发话,今年内将完成临时道路的贯通。
另外,10号线也将在今年贯通,石溪将升级为大干围+石溪站双TOD新城,直通白鹅潭、新中轴、珠城,天河北等核心区。
其四,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生态区,为海珠西完成产业转型升级。
据规划,石溪旧改主导产业将从低端印刷业,升级为以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为主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生态区。
具体是以IAB产业为核心技术支撑,引入健康产业,推动文创产业转型;
三位一体,形成独有的“IAB+健康文创+旅游深度融合区”。
未来,石溪将是新科创+就业+商业中心的复合体,不仅填补海珠西高端产业的缺失,还将引领新产业形态。
这样看下来,石溪旧改是环环相扣,重塑海珠西的商业、产业、配套、道路体系,焕发片区生命力,让城市新生。
3
石溪旧改,一江一轴交汇处
代表珠江开发的新版本
格局再打开一点,石溪旧改能发挥的舞台,其实并不局限于海珠西,而是站在一江一轴交汇处。
一江,指的是海珠后航道;一轴,则是新中轴线南段。
要知道,珠江和城市中轴的每一次交汇,都诞生了羊城的战略高地,从海珠广场到珠江新城再到琶洲,莫不如是。
而这次,海珠后航道和新中轴线南段的交汇,拥有的更是难得一见的资源优势。
绵延12公里的江岸线,比白鹅潭还要长;约6公里的新中轴,占了广州新中轴线一半左右;还有1100公顷国家级海珠湿地公园...
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到了关键的开发阶段,如果能有一股力量把他们拧在一起,效用会是1+1>2。
而石溪旧改,就是这道桥梁,更要拿出一个一江一轴发展的全新版本。
上一代版本的代表,莫过于珠城,但即使是它,也有业态单一的问题,商务气息太强,生活气息相对欠缺。
所以,石溪旧改的模式,是进化的,集齐了商业、科创、文创、休闲、教育功能,再有机融合,组成一个7*24小时的中央活力区。
│石溪旧改规划效果图
为此,石溪旧改在各个功能区之间搭建了一道道互通脉络,让资源最大程度盘活和流动。
比如无忧翠环,将石溪旧改的河涌、绿地、学校、历史建筑等串联在一道绿道上,带动居民走到江边,沉浸在滨江生活。
| 石溪旧改规划效果图
又如缤纷T台,还将整合环城高速桥下空间和沿岸水岸空间,打造2公里活力滨江水岸,又和滨江商业区联动,形成特色打卡点。
| 石溪旧改规划示意图
这样的滨水大城,就像在传统产商居基础上注入了更鲜活的灵魂,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其对标的,其实越级到伦敦金丝雀码头、上海陆家嘴-世博-前滩这种全球TOP级的滨水都市。
它也能和白鹅潭联动,两个区域的内核有相通之处,能错位互补,形成新一江两岸...
总之,石溪旧改的后续或许还要超出想象,一旦项目重启,这些能量会加速爆发,惠及周边楼盘。
集中在工业大道两旁的新盘,像保利、越秀几个盘,都能直接叨光,学铁商配套和城市界面都会上一个新台阶。
如果再联动海珠新中轴的几个旧改,势能就更难以估量了。
比如通过新滘快速路,石溪旧改能直通康鹭村,而且全程无红绿灯,连工业大道的堵车问题都避开了。
再说说康鹭村,更是海珠最大的旧改项目(改造体量378万平),也是海珠新中轴进度最快的项目,康鹭旁边的中海大境,卖价都是千万级别。
所以,新滘快速路沿线项目,也值得关注,比如中建天钰,这就相当于左右通吃,搭上石溪旧改和海珠新中轴的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