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走进国风陇韵 唱响戏曲经典”——2025年城关区“实践育人 与乐‘童’行”文明实践集中示范系列活动举办。

活动现场,戏曲老师热情地带领孩子们走进表演剧场。“孩子们,秦腔是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汉族民间歌舞。从周代开始,关中地区就被称作‘秦’,所以这种艺术形式便有了‘秦腔’这个名字。”老师的声音充满感染力,他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唱腔上,其精致的行头也令人赞叹。老师指着展示台上的龙袍、官衣、道袍、褶子、长靠、凤冠、王帽、翎子和厚底鞋等介绍道:“你们看,这些服装上的花纹、图案,都有着极为细致的分类和严格的规定,这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秦腔人对秦腔艺术的坚守和敬畏。”

随后,孩子们来到服装室,眼前五颜六色、精美绝伦的戏曲服装和各式各样的帽子、头饰瞬间吸引了他们的目光。现场,戏曲老师还为孩子们带来了经典的《空城计》和《贵妃醉酒》片段表演。老师的唱腔时而激昂慷慨,时而婉转悠扬,动作更是潇洒自如、韵味十足。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有的还跟着轻轻哼唱,模仿着老师的动作。

一位家长感慨地说:“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在孩子们小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传统戏曲文化的种子,还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社会教育的完美融合,真心希望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城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创新未成年人活动形式,持续提升“实践育人 与乐‘童’行”未成年人文明实践活动品牌的影响力,不断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更多的孩子领略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城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拱星墩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甘肃广电少儿艺术团、甘肃秦腔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 娜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