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浦东检察



短视频里刷到“明星”的QQ号

添加后

却被“律师”指控侵犯明星隐私

随后还有“警察”以查案为名要求转账

或许在大多数成年人眼里,这一套“连招”只是荒诞的把戏,但对于许多涉世未深、热爱追星的未成年人来说,却极易使他们信以为真,落入骗局。


2024年2月,有家长带孩子前往浦东公安机关报案,称孩子在网上被敲诈了。小雪(化名)是一名只有11岁的未成年人,案发时正在爷爷奶奶家玩手机,无意间刷到了一条关于某明星的短视频,视频里出现了明星的QQ号。

出于好奇,小雪立即添加了“明星”为好友,可对方却称自己是律师,小雪的行为涉嫌侵犯明星的个人隐私。随后,该“律师”通过语音聊天引导小雪使用爷爷奶奶的微信向其转账,并威胁小雪如果不照做就会报警。在对方的恐吓下,小雪陆续转账了8笔,共计上万元,直到被家长发现。

警方侦查后,锁定了陈某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2024年以来,还有4名未成年被害人遭遇了和小雪相似的骗局并陆续报案。犯罪嫌疑人陈某某等人相互配合,通过短视频引流,吸引被害人添加“明星”个人社交账号或者粉丝群,冒充明星、律师以侵犯明星个人隐私为由私聊被害人,甚至出示伪造的警官证,冒充警察要求未成年被害人使用家长手机配合调查并转账。

经审查,自2024年1月至案发,犯罪嫌疑人陈某某等5人相互配合,共计骗得5名未成年被害人9万余元。2024年11月22日,浦东新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陈某某等5名被告人提起公诉。目前已为被害人追赃挽损6万元,经检察官释法说理,被告人正在积极退赃退赔。12月10日,法院对该案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

这起案件涉及“追星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诈骗未成年人财物”“冒充司法机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的情节,值得引起广大未成年人及家长警惕。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思想较为单纯,出于猎奇心理和对明星偶像的喜爱,易被引流视频带进圈套。另外,由于未成年人缺乏社会经验和足够的判断力,犯罪分子威胁恐吓的话术也更容易奏效。

办案过程中,承办检察官对该案未成年被害人家长同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检察官提醒家长,“追星”在青少年群体中比较常见,不法分子正是瞄准了这一点,以添加明星私聊、拿明星签名照、参加明星举办的活动等为噱头,引诱未成年人上钩。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引导角色,特别是在孩子对明星产生浓厚兴趣的追星阶段,家长需要给予正确引导,关注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做好网络安全教育,健全资金安全意识。


检察官提醒

广大未成年人要牢记,公检法机关办案时会当面向当事人出示工作证件或者相关法律文书,绝对不会通过网络给当事人发送通缉令、逮捕证、拘留证等,更不会要求转账汇款或提供个人敏感信息,如果出现类似情况,要立即告知家长并报警。追星是成长岁月中的一段美好回忆,但是对偶像的热爱也需要一些理智和冷静,要提高法律意识,学会保护自己。


接下来,“紫丁香”未成年人检察团队将结合该案,配合家庭教育指导、法治课堂、“紫丁香·漫说”等形式开展未成年人普法,引导未成年人健康追星、安全上网。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