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吃得香,楼上呛得慌!
住宅楼下开餐饮店
楼上居民苦透苦透
昨天(2月20日)
家住“宝山通河二村”66号楼
2楼的业主成先生
向《新闻坊》同心服务平台反映
这半年来,他家楼下
经常有人开着电瓶车、小货车
进进出出、络绎不绝
而且
他们还都不是该小区的居民
每次来也都是冲着
一楼西侧的这户“人家”
进!来!取!餐!
成先生 投诉人:每天取餐从八十几人到九十几人不等,近百人。也不知道是烧的什么菜,那个油烟味特别大,我太太晚上一直咳嗽,就像大食堂一样环境又吵又脏。
采访中,坊记碰巧遇上了几位身着"宝山城运集团""宝业"字样的工作人员前来取餐。
他们表示,自己是附近小区的保安和环卫,来这里是为了给自己及同事们取午餐盒饭的。
附近小区物业安保人员:我这是2个小区的保安,取六份餐……
附近街面环卫人员:我是街道环卫的,今天大概取餐十三、四份。
坊记注意到,无论是附近的环卫工人还是周围社区的安保人员,在取餐前,都会蹲在1楼西侧的房屋门外签字登记。
白纸黑字,清清楚楚
写明打了多少份的饭菜
据记载,仅昨天2月20日
该点位一共送出了94份饭菜
采访中,坊记还进到了1楼这套房屋内,看到里面堆放着大量的食材,十几袋大米叠起一人多高。
只见厨房操作员穿着随意,并未戴口罩手套等防护,正在分装煮熟的米饭和大锅菜……坊记在现场也没有看到任何的食品安全许可、或经营许可证照。
成先生投诉人:从我的角度来说,居民楼是不允许存在这种餐饮状况,因为涉及到一个油烟问题,还有一个安全问题、卫生问题,而且还像是街道的人在这里弄的。
那1楼的这套房屋是谁的?又是谁在此烧制大锅的饭菜呢?
为此,坊记找到
属地居委会负责人了解情况
顾爱 宝山区张庙街道通河二村居委会主任:1月份,我们接到居民反映,据了解它属于张庙街道下属的一个实业公司,拥有产权,我们上门查看了,也进行劝阻,它是居住性质的,不允许存在大批量的餐饮烧制。
既然早在上个月
居委已将该情况向街道反馈
那为何这一点位如今仍旧存在呢?
坊记又将该房屋的产权人
张庙实业公司负责人约到了现场
对方表示,他们对眼下的情况
是"刚刚得知"
并表示这是承租人的"个人行为"
曹海华 宝山区张庙实业公司总经理:他这是个人行为,纯属个人私自的行为,前期也没向我们承租方反映过相关情况。
采访中,这名负责人始终没有透露租客的具体身份,而在坊记的“提醒”下,对方表示这套房屋原本出租的用途确实是居住。
曹海华 宝山区张庙实业公司总经理:我们会后续进一步再进行一个核实,对于以上发现的问题,我们觉得该清退的清退,该及时制止的进行制止解约,作为房东我们有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确保要还给居民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这个居民区里的"中央厨房"
到底是公益性质?还是经营性质?
里面支起的这口大锅到底是谁的?
为何这么多基层工作者
都会不约而同地
到这里来取盒饭呢?
就在坊记发稿前,属地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致电表示,通河二村66号楼1层西户目前已被清场。“神秘承租人”的身份也已明确,是“上海保闻劳务派遣公司”负责人,此前66号1楼西户为该公司食堂,目前该公司食堂已另谋它处。
至于该公司食堂是否具备相关餐饮业态证照,属地市场监管、卫监及消防等部门正在调查中。
一线劳动者的吃饭问题当然应该由各方
来介入、关怀、托底但绝不能以牺牲普通市民的利益为代价
你的小区有这样的“中央厨房”吗?
后来是怎样解决的?
欢迎留言都来说说
在过去的一周
坊记们一直在路上!
时刻关注着
坊友们的“急难愁盼”
如果你有“急难愁盼”
《新闻坊》“同心服务平台”
两种途径呼叫
同心服务坊记团
①长按识别或扫描
进入报料专区
②长按识别或扫描
《新闻坊》“同心服务平台”
求助、咨询、意见、建议
同样一键直达
看看新闻记者: 马跃龙
编辑: 马跃龙、金莹莹
视频编辑: 胡哲凌
摄像: 孙明
责编: 金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