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一个敬仰祖先的民族,每逢过年过节都会非常隆重地祭祀祖先,甚至会修家谱族谱宗谱以让子孙后代不忘先祖。但是大部分人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得姓始祖,更不用说自己最早的祖先了。

得姓始祖是一个姓氏的源头,并且每个姓氏的得姓始祖都是当时声名显赫的古圣先贤,还必然有着一段让后世刻骨铭心的故事。例如我们马姓的得姓始祖是赵国八大名将之一的赵奢,因打败强秦而被封于马服之地,纸上谈兵的赵括则是他的儿子。因为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惨败导致赵国“人人戴孝,家家治丧”,赵奢的其他子孙便羞于与赵括同姓,于是以赵奢封地改姓马服,后来简称马,赵奢也就成为马姓的得姓始祖。

例如中国第一大姓王姓的得姓始祖是周灵王的长子姬晋,字子乔,因此又被称为王子晋或王子乔。姬晋早逝,并没有继承王位,其子宗敬避乱从王城到了太原,因为他来自王宫,并且是王子晋的儿子,因而被称为“王”,其住处也被称为“王家”。后来,姬姓这一支便以王为姓,并尊王子晋为得姓始祖,至今已发展成为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一大姓。

每一个姓氏,还可以从得姓始祖继续往前追溯更早的先祖。例如马姓的得姓始祖是赵奢,马姓其实就是赵姓的一支;赵姓的得姓始祖是周穆王的驾车大夫造父,因为立功而被封于赵城,后人便以赵为姓,并尊造父为得姓始祖。造父为赢姓,赢姓是舜帝赐予伯益的姓氏,所以赢姓的得姓始祖是协助大禹治水并受禅于大禹的帝王伯益。伯益的父亲是大费(一说大费即皋陶),大费的父亲是大业,大业的父亲是业父,母亲是女修。业父的父亲是业祖,业祖的父亲是蟜极,蟜极的父亲是少昊,少昊是黄帝长子;女修的父亲是穷蝉,穷蝉的父亲的颛顼,颛顼的父亲是昌意,昌意是黄帝次子。所以伯益是黄帝后裔。

从黄帝还可以继续往上追溯。黄帝出于少典氏,其远祖与神农氏炎帝是亲兄弟。少典氏的远祖少典是远古伏羲之子。伏羲兴起于西北,后来率军东征中原,定都宛丘分封百官,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政权,也被尊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伏羲去世后,其子少典率领一部分族人东迁中原以奉伏羲之祀,后世于河南新郑一带建立有熊国。所以,轩辕黄帝和神农氏炎帝都是少典氏后裔。

伏羲统一中原建都立国之后,以龙作为图腾,以龙命名百官,将华夏大地上的各个氏族部落统一到龙的旗帜下,不但奠定了中华龙文化的基础,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的雏形,伏羲因此而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如果要问中华民族的得姓始祖是谁,那么非伏羲莫属。伏羲,是中华民族各个姓氏共同的先祖。

当然,伏羲出自于华胥氏,而华胥氏是燧人氏之一支。燧人氏则是有巢氏之一支,有巢氏是女娲氏之一支。传说中造人补天的女娲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先祖,是距今数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末期的伟大帝王,改革了婚姻制度和礼仪制度,发明了农业和陶器。距今15000年左右,女娲氏政权被发明了构木为巢的有巢氏所取代;距今10000年左右,有巢氏又被发明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所取代;公元前4852年,燧人氏又被画八卦作易经的伏羲所取代;公元前3347年,伏羲时代最后一代帝王无怀氏被发明耒耜的神农氏炎帝所取代;公元前2697年神农氏最后一代帝王炎帝榆罔在合符釜山时将帝王之位禅让给了轩辕黄帝;公元前2070年,受禅于大禹的伯益时被大禹之子夏启打败,夏启建立夏朝终结了“五帝时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