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甘南牦牛有了专属自己的“黑科技”。在牛耳标中植入生物芯片,结合二维码,一头牛从出生到餐桌的全过程都能一键溯源。甘南州依托现代化信息手段搭建智慧牧场大数据管理平台,正引领农牧民群众大步迈向智慧养殖新时代。


在碌曲县李恰如牦牛养殖基地,记者看到成群的牦牛在悠然地吃草,每头牦牛耳朵上都戴着一个小巧的电子耳标。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电子耳标如同牦牛的“专属身份证”,与智慧畜牧大数据管理平台相连,能实时自动采集牦牛的运动轨迹、健康状况、成长档案、免疫记录等重要数据。


通过智慧畜牧大数据管理平台,养殖人员坐在办公室就能掌握每头牦牛的详细信息。当牦牛出现体温异常、运动量减少等健康问题时,系统将即刻发出预警,方便养殖人员快速采取措施。这不仅提高了牦牛养殖的效率,还能从源头保障牦牛肉的品质,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

由中国电信甘南分公司承建的甘南州牦牛高质量发展大数据管理平台,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按照“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的总体要求,建立防伪溯源信息管理平台及农畜产品溯源体系,打造从草场到车间到餐桌的“甘南产品”追溯公共品牌。


中国电信甘南分公司副总经理景峰介绍道:“甘南州牦牛高质量发展大数据管理平台,利用5G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智能技术与现代牧业深度融合,实现了全州牦牛产业从生产、养殖、防疫、检疫、屠宰、加工、销售等全流程溯源体系,助力甘南州畜牧业步入产业数字化新时代,让甘南州传统畜牧业发展变得更加智慧、绿色、高效。”

智慧牧场的智能化管理手段不仅为养牛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也为其带来效益提升。通过完善的信息采集与追溯体系,现代化智慧牧业已成功提升了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与附加值。


牛羊跟着水草走,牧人跟着牛羊走,这曾经是传统畜牧业生产的真实写照,如今智慧养殖作为一个崭新的词汇,慢慢被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群众所认识,牧民群众也将依靠智慧养牛,走进智慧养殖新时代。

牧民切洋加措说:“我们的牛戴上智能耳标后,我们不需要跑着找买主,只需要把牛养好,等买主给我们打电话,把牛交出去就行了。而且他们给我们的价格比交易市场的价格高,这样一年下来我们多卖几头牛,能大大提高我们的收入。”


切洋加措的经历是众多牧民的缩影,智慧养殖不仅改变了销售模式,还切实增加了牧民收入,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截至目前,全州327万只藏羊、牦牛佩戴上了电子耳标。通过掌握牦牛成长到销售全链条的动态信息,实现信息可查询、源头可追溯,为牦牛养殖注入强大的智能动力,推动牦牛养殖由传统的“经验养殖”向信息化“精细养殖”转变。

甘南融媒 常霞 吴海平


往期推荐 ●●

// 1

// 2

// 3

编辑丨陈 宁 责编丨苏琳喜

审核丨张大勇

获取最及时、最全面、最权威的甘南新闻,带您了解最新的甘南动态!您还可以通过2455038805@qq.com邮箱向我们投稿,欢迎您的参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