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7年,60岁的欧阳修自觉不适合继续做官,于是上书请求辞职退隐。

欧阳修是宋朝有名的文学大家,历史上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当时他正担任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是当朝权力和地位都数一数二的重臣,他为什么甘心退出权力核心,宁愿选择退隐生活呢?

说起来,欧阳修仕途生涯中多次蒙受谣言污蔑,其中最严重的3次让他难以自辩,道德品格与人身清白因此受到人们的严重质疑,给他的身心造成了很大伤害。

第一次, 因为支持范仲淹等人而被诬陷。

1045年,主持“庆历新政”的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被贬出京城,宰相杜衍因为试图为他们分辩也被罢相,被远远地派到兖州担任知州。


欧阳修的影视形象,图源网络

此时,欧阳修正担任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听说范仲淹、杜衍等人的遭遇后,他马上上书为他们求情。

欧阳修认为,这四位大臣是世人皆知的忠正贤才,朝廷没有任何理由罢免他们。假如朝廷让这四位大臣离开,那必然会使朝中的邪恶小人暗中得意,周边的外敌互相庆贺,是朝廷的一大损失。

欧阳修奏疏中的原文是:“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

欧阳修善恶分明的言辞让朝中那些“邪恶小人”十分忌惮,但是宋仁宗一向器重欧阳修,欧阳修又词锋甚健,这些人正面和他对敌难以取胜,所以只能谋划从暗处下手。恰好此时欧阳修的外甥女被拘押入狱,于是这些人想从她这里找到欧阳修私人生活的漏洞。

欧阳修这个外甥女姓张,是欧阳修妹妹的继女,父亲去世后她跟随继母欧阳氏来到欧阳修府上居住。欧阳修将张氏抚养成人后,将她嫁给了自己的远房侄子欧阳晟。

张氏为人不太安分,和欧阳晟成婚后却和府上的仆人私通,于是被欧阳晟扭送到了官府。负责审理的官员了解到张氏和欧阳修有亲戚关系后,马上审讯重点转移,他们不断旁敲侧击,多方诱导,终于让慌里慌张、急于脱罪的张氏说出对欧阳修不利的证词:张氏在欧阳府上居住时,欧阳修对她有暧昧行为。


欧阳修塑像,图源网络

欧阳修正忙于政事,义正词严地驳斥高居朝堂的奸邪之臣,没想到一盆脏水从天而降,精准地泼到自己身上,让他成为朝廷内外人们嘲笑和讥讽的对象。

欧阳修辩无可辩,最后不得不接受了被贬滁州的命运。

正是在滁州,欧阳修写出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文章虽然字词优美,却难以掩饰欧阳修内心深处无尽的郁闷和忧伤。

第二次, 被人代写奏疏,得罪了宫中宦官。

欧阳修在滁州任上两年,之后先后在扬州、颍州等地担任知州,期间,他的龙图阁学士职位得到恢复,直到1052年因为母亲去世丁忧在家。

漫长的贬谪生涯里,宋仁宗并没有忘记欧阳修,除了为他恢复学士职位外,在欧阳修服丧期间还想起用他,但是却被欧阳修拒绝了。

1054年,服丧结束的欧阳修被召回京城。直至此时,47岁的欧阳修已经在外辗转了十余年时间,他鬓间白发丛生,让宋仁宗一见倍觉伤感,忍不住对他嘘寒问暖。


宋仁宗的影视形象,图源网络

宋仁宗对欧阳修的关切态度引起了朝中奸佞小人的警觉,于是他们再施阴谋:以欧阳修的名义向朝廷递交奏疏,在奏疏中请求汰除内侍中那些非法牟取利益的人。

这道奏疏提交上去,欧阳修马上成为宦官的众矢之的,结果导致欧阳修回到京城刚刚三个月就面临再次被贬。

这次贬谪因为群牧判官吴充的极力劝谏而及时终止,最后欧阳修被留在京城,提升为翰林学士,奉命修撰《唐书》

第三次, 来自提拔之人和亲人的攻击。

1063年,宋仁宗去世,他的养子,即太子赵曙即位,是为宋英宗。

此时,欧阳修已经官至户部侍郎、参知政事,他位列宰执,是执掌朝政大权的重臣。

随着宋英宗即位,他能否认生父濮王为皇考的问题引起了朝堂大臣之间的激烈论战。这场论战涉及范围广,声势浩大,持续了长达18个月。

在这场论战中,欧阳修认为,宋英宗应该认生父濮王为皇考。没想到的是,欧阳修的意见与绝大多数大臣正好相反,因此他受到御史吕诲等人的猛烈攻击。


宋英宗的影视形象,图源网络

双方各执己见,斗争激烈,完全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因为欧阳修位高权重,他的意见又正合宋英宗的心意,所以吕诲这些反对者就都被逐出朝廷,吕诲被外放为蕲州知州。

御史的位置有了空缺,欧阳修就推荐年轻大臣蒋之奇为御史,因为在这场论战中他最欣赏蒋之奇的说法。

蒋之奇受到提拔升官,非但没有感激欧阳修,反倒因为被视为奸邪而急于撇清和欧阳修的关系。很快,他就得到了一个这样的机会。

欧阳修的妻弟薛宗儒曾经被人牵连受审,他本指望欧阳修能出手施救,没想到欧阳修却要求公事公办,致使薛宗儒受到了相应的惩罚。薛宗儒对此怀恨在心,于是就编造谣言诋毁欧阳修,说他竟然与儿媳妇有染,还特意把这消息传给中丞彭思永。

蒋之奇捕风捉影,通过彭思永听说这件事后,为了证明自己和欧阳修关系并不亲密,马上履行职责:向朝廷递交奏章,弹劾欧阳修家庭生活混乱。

此时宋英宗已经去世,宋神宗刚刚即位。宋神宗一心要维护欧阳修这位三朝重臣,除了请来老臣为欧阳修解释之外,他还派人追问蒋之奇关于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追查的结果,事情完全属于子虚乌有。


欧阳修画像,图源网络

虽然如此,欧阳修却备受打击,从被弹劾的那一刻起,他就自请闭门在家,等待事情调查结果,甚至上书请求退隐,再不过问朝政。

宋神宗查明事情真相后,对蒋之奇等有关人员都给予了惩处,对于欧阳修的自请退隐却始终没有同意。最后,因为欧阳修的坚持,宋神宗同意他辞去参知政事,改任为观文殿学士、刑部尚书,出京为亳州知州。

欧阳修虽然没能成功隐退,但是经历过多次被人诬陷后终究是心灰意冷,后来他又多次上书请求致仕。直到1071年,欧阳修已经65岁了,这才终于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致仕。

致仕的第二年,1072年,欧阳修去世,宋神宗赐谥号“文忠”,给他的一生作出了高度评价。

结语

欧阳修23岁步入仕途,宦海沉浮四十余年,他忠正敢言,是宋仁宗、宋英宗和宋神宗三位帝王都非常欣赏和器重的贤良重臣,正因为如此,他才成为那些奸佞之人造谣污蔑的对象。这些谣言不仅直接导致了欧阳修的几次贬谪,也给他的身心精神带来不小的打击。

欧阳修显然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玻璃心”,相反他内心坚韧,精神强大,可是即便如此,众口铄金,面对扑面而来毫无根据的谣言,尤其是桃色传闻,即使强韧如他都自觉无力应对,唯一的选择就是忍让退去,独自吞下由此而生的苦果。

欧阳修尚且如此,又何况芸芸众生、普普通通的我们呢?不要制造、相信和传播任何谣言,避免为他人造成困扰,这样或许不仅是保护别人,同样也是给我们自己最好的保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