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的清晨,山间的晨雾还未散尽,胶靴踩过满地银霜,发出“咔吱咔吱”的声响……佳阳畲族乡龙头湾村的砂糖橘种植基地里,一颗颗橙红喜庆的砂糖橘挂满枝头,果香浓郁,村民李招川穿梭于果树间剪果、选果,忙个不停。


“这些橘子,采摘后将第一时间发给客人,这样才新鲜。”李招川不时直起腰擦拭额头上的汗珠,言语间溢满喜悦。这段时间,他的微信订单持续不断,一些老客户得知砂糖橘成熟后,纷纷下单预订。


李招川家共种有100多棵砂糖橘果树,在他看来,砂糖橘喜迎丰收的关键在于科技特派员送来的新技术、新理念。他说,为了保证品质,村里积极对接科技特派员为大家指导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不断提升果园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这几年,他家的砂糖橘年产量稳定在1500公斤左右,每年可实现增收约1万元。

产得多、产得好是基础,如何让好果子卖出好价钱?“线上引流与品牌宣传相结合是获客关键。”刚接待完一批前来考察的果商,龙头湾村党支部书记李圣省匆匆赶来察看基地采摘情况。

“我们通过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等方式,帮助村民种好水果,再通过抖音直播带货,或前往温州等地洽谈合作商家,拓展销售渠道,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李圣省告诉记者,龙头湾村地处山区,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适合柑橘、杨梅、桃子等各类水果生长,全村仅水果种植面积就达800余亩。




因地制宜,龙头湾村多措并举引导农户参与水果种植等绿色产业,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产业发展机制,夯实“产业兴旺”基础,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激发内生动力,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

乘势而上,龙头湾村聚焦产业多元化,持续唱响富农“四季歌”,逐步形成“春采茶叶夏摘瓜,秋收栀子冬有橘”的产业布局,实现农家四季无闲时、一年四季有收入。同时,结合村情实际,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大力招商引资,对接引进企业,计划发展生猪养殖产业,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


“2024年栀子价格非常可观,100来亩就能收获30多万元……”丰收账一算,村民钟信奇不由喜笑颜开。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推动养殖和水果、蔬菜种植等农业产业集中连片发展。”李圣省说。从传统农业到现代生态农业,再到综合生态旅游开发,该村还计划携手邻村,串点连线,打造一条集农业观光、休闲采摘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线路,拓展乡村振兴的更多可能性。

正午时分,阳光把橘园镀成金红色,一筐筐砂糖橘已整齐摆放在村道上,李招川蹲下身子逐一清点,指尖浸着橘皮的清香。

福鼎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闽东日报,原标题《福鼎市龙头湾村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化产业布局,唱响增收“四季歌”——从“指尖染橘香”到“云端接订单”》

文图:朱灵塬 雷小芳

编辑:林锈锈

审核:汪晶晶

监制:黄益升

总监制:王良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