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生态园里的春天,甜柿启序章

安徽日报客户端记者 罗鑫 通讯员 王祖清

退伍不褪色,家乡添“绿色”。开春以来,家住郎溪县姚村镇红旗村的退伍军人崔伟伟就一头扎进他的生态园,开启了春管忙碌季。

新春劳作,从侍弄一株株甜柿开始。2月20日上午,在园中的柿树林,崔伟伟寻觅“漏剪”的柿枝,“补”上一剪子。巡“剪”完毕,崔伟伟选择适龄树苗,逐株嫁接。


“这是实生苗,又叫砧木,用野柿子籽培育的,苗株的蔸部达到1厘米直径,就能嫁接了。”崔伟伟一边干活,一边向记者“科普”嫁接知识,“2月到3月,果树休眠期,接口容易愈合,是最佳嫁接期。嫁接枝,就是接穗,用的全是太秋甜柿。”

太秋甜柿,被誉为“柿子中的天花板”,其最大优点就是果子不用去涩,摘下来可以直接食用,甜脆爽口。2018年,浙江一位战友给崔伟伟寄来一盒太秋甜柿。“我觉得很好吃,就萌生了在茶山上套种甜柿的想法,当年春就在网上购买了500株甜柿苗,种到山上作为母本,逐年嫁接发展,现在,有30多亩甜柿开始挂果,一棵树能结五六十斤果子,好卖,价钱是普通柿子的好几倍。”崔伟伟说。

1985年出生的崔伟伟,2002年参军入伍,2006年退伍后,经营机械租赁业务多年。因心心念念的土地情结,他于2016年回村创办生态园,注册了“郎溪县周末种植家庭农场”。


“最开始,把自家的十几亩荒山开垦出来种茶叶,后来逐年流转周边其他农户的荒山荒地,连片发展生态园。现在有90多亩,主要种植极白茶和早白茶,也有当地的绿茶,还栽了太秋甜柿——大部分柿子树套种在茶苗里。”崔伟伟介绍说。

为何要搞茶果套种?崔伟伟告诉记者:“茶山套种甜柿,果树和茶苗互不影响,用足空间,节约土地和成本,增加收入。”

通过支付土地承包费及生态园务工,可以带动30余户村民增加收入。“茶苗锄草、柿树施肥,等天气晴好了,就要请工人干活了,到了采茶叶和摘柿子的时候,用的工人更多,一般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的留守老人,让他们在家门口挣点钱。”崔伟伟说。

记者了解到,这处生态园毗邻4A级观天下景区,又处在该镇红旗村黄家湾省级中心村及妙泉村3A级景区杜鹃花谷景区的连接线上。“来玩的游客多了,采摘游也是助销水果的一条路子,我准备在茶山上适当套种其他时令水果,增加果品,延长采摘期,丰富旅游业态。”借助乡村旅游的东风,筑梦生态园的退伍军人崔伟伟信心满满。

“近年我们明晰‘生态立镇’发展思路,以‘绿色’为主基调因村制宜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在扮靓美丽乡村的同时,带动更多村民在家乡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姚村镇党委委员陈林表示。

来源:安徽日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