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天平,一直是各地积极探索的难题。而叠石这座崛起于绿水青山间的省级生态乡镇,却以青山为底,绿水为脉,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那么,它的发展“密码”究竟是什么?

点击观看视频↓

雨水这天的第一班巡护,老吴他们像往常一样,带了一把砍柴刀便上山了。一行四人,分工明确,一边开路,一边查看情况。


他们脚下的这座山,位于叠石乡竹阳村。叠石乡地处闽浙交界处,森林覆盖率达64.92%,林地面积5044.77公顷,为守护好绿水青山,叠石乡全面落实林长制,设立了乡、村两级林长,并聘用乡、村两级护林员,健全完善森林资源管理网络,积极做好“护绿”“增绿”两篇文章,让生态美景常驻叠石。


得益于林长制的持续推动,叠石乡毁林开垦、乱砍滥伐等涉林违法行为显著减少。这群青山守望者们用坚定的信念守护着的这片绿色,正在叠石乡的土地上不断延续。


而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青山叠翠处也出现了更多不一样的色彩,与潺潺溪流一同勾勒出了一幅充满无限魅力的村居山景图。这份被重新唤醒的自然馈赠,如磁石一般,不断吸引着人们走进这里,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为福鼎市“十里桐溪”生态景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库口村也成了叠石乡展示生态文明成果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库口村利用现有村域景观、生态水系等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拓展集体经济发展空间,重点加强露营、游泳、骑行、徒步等户外运动配套建设,着力打造集乡村旅游、户外运动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路线,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叠石,享受绿水青山之美。



当然,生态美带来的不仅是人气,更催生出绿色经济链。

2023年,叠石乡政府统筹协调竹阳村党支部与福鼎市苏他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全国首个数字化蜂箱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竹阳村委会以场地租金和“叠石味道”乡域公用IP的使用权入股公司农场,农场与原有养蜂户合作打造养蜂基地,由该公司负责按价收购蜂蜜,通过苏他蜂蜜全业态灌装工厂进行生产,产品涵盖条装蜂蜜、勺蜜、瓶盖蜜、人参蜜、蜂蜡唇膏、蜂蜜面膜等,产品销售金额按比例用于竹阳村委会发展公益事业,不仅为当地村民开辟了一条增收新途径,同时也为增加村财政收入寻求到了一条新渠道。



立足森林资源优势,叠石乡还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让“山常绿”变“民常富”。

叠石有着发展林下经济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该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依托生态优势,探索出“林+药”发展模式,为村民增收致富提供“新药方”,以林下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叠石乡林下经济种植面积200多亩,种有岗梅、天麻等,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生态不是发展的对立面,而是所有可能性的起点。从生态建设到生态旅游,从智慧农业到林下经济,叠石乡在绿色中找到了发展密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当下,叠石还在持续探索发展碳汇经济、库区生态养殖等,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财富,续写着绿色发展的崭新篇章。

叠石乡的生态实践,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具象化,这片被自然眷顾的土地,正以生态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的长卷上挥毫作答。

福鼎市融媒体中心

责编:林婷婷

编导:温丽芬

摄像:吴克强

解说:霍笑卉

监制:黄益升

总监制:王良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